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置
1、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3、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4、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的處罰
1、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傷勢極其嚴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為人及時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為逃脫罪責駕車逃逸,而被害人最終確已死亡的,對于這類案件,筆者認為應當認定該行為只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定處罰。而應根據第二款,即“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規定來定罪量刑。
2、行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在當時的情形下行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傷嚴重有死亡的可能,卻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被害人進行救助,對被害人死亡的結果采取放任的態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案件,應視不同情況分別定故意殺人罪或以故意殺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對肇事逃逸者怎樣處罰要依據造成的后果而定,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處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申請工傷認定程序
2021-01-0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包和轉讓的不同
2021-01-11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