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農村地區有哪些共同犯罪案件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439人看過

(一)通過非法手段追求經濟利益目的,是農村地區共同犯罪的突出特點

在農村地區,對于參與團伙犯罪的絕大多數人員來說,獲得經濟利益是其最重要目的。農村地區經濟結構單一,農業生產收入來源少,使得一些好逸惡勞之人采取結伙偷盜、搶劫、詐騙、綁架、敲詐勒索等手段來獲取經濟利益,以滿足其揮霍享樂的生活需求。以懷集縣為例,發生在農村地區的共同犯罪中,共同實施盜竊、搶劫、搶奪的侵財犯罪占絕對多數,犯罪成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基本職業技能,而且近幾年有犯罪低齡化趨勢。

(二)農村地區共同犯罪主要是以鄉親鄰里、同學朋友為紐帶聚合起來,普遍具有隨機性、松散性特征

農村地區共同犯罪的血緣、地緣和業緣關系極為明顯。他們通常以血緣、地緣、同姓、同學、同鄉、獄友等關系為紐帶,一般缺乏骨干人物,很多時候只是聚在一起稱兄道弟、吃吃喝喝,當缺乏物質支持時便共同商議犯罪行為獲得經濟利益。一些宗族糾紛和利益糾紛容易引起大規模的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群體性事件,這類共同犯罪或許在實施過程中有骨干分子存在,但未形成穩定的團伙關系,一旦目的達到便自行解散,該類犯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必須認真加以重視。

(三)犯罪手段多樣性和犯罪時間突發性

農村地區共同犯罪的犯罪手段具有多樣性,既有共同盜竊的秘密性,又有群體性犯罪事件的瘋狂性、突發性,也有兩搶案件的暴力性、公開性。其中群體性犯罪事件的瘋狂性,對于農村大局穩定和正常生活、生產影響最大。農村地區共同犯罪的突發性是指犯罪分子事前大多沒有精心的預謀策劃,往往臨時起性,惡性突發,隨意性較大。如懷集縣檢察院2008年4月批捕的莫X良、陳X光等7人破壞生產經營案是較為典型的聚眾犯罪,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均為懷集縣冷坑鎮雙甘村委會下黎村村民。在2008年1月24日至2008年3月9日期間,該批村民出于私心,多次到土名為銀窿、牛肺等山沖處破壞肇慶市國有林業總場大坑山林場承包的桉樹林(幼木林)約八百多畝,造成經濟損失約八十萬元。

(四)農村地區團伙犯罪成員普遍呈現“四多”現象

農村地區團伙犯罪成員的“四多”現象,一是當地人多。農村地區流動人口不多,居住群落相對穩定,除了少數流竄作案的外來團伙外,該類犯罪的成員基本上是本地人。二是無業游民多。如前所述,農村地區的共同犯罪案件中,相當一部分嫌疑人不工、不農、不商,成天四處游蕩,不務正業,甚至充當嘍啰、打手。三是青少年多。數據表明,在近幾年查處的共同犯罪中,參與成員年齡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四是個體素質低下的多。農村地區共同犯罪成員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以上,缺失作為社會公民所必須的公德品質、法律觀念和謀生技能。

(五)農村地區共同犯罪的地域相對固定

農村地區共同犯罪的地域相對固定,與該類犯罪的產生、發展和主要違法犯罪活動都在特定的區域和地段有某種必然聯系。農村地區,一般的共同犯罪以成員居住地附近以及周邊鄉鎮、村(居)委會的一定范圍為作案范圍,甚少伸延到外縣、市。

(六)農村地區共同犯罪有可能嚴重影響到農村穩定大局

在農村地區,除了侵財型和侵犯人身型等嚴重影響社會安全感的共同犯罪外,尋釁滋事、聚眾斗毆、妨礙公務等一類參與人數較多的共同犯罪更能影響農村發展大局的穩定。以懷集縣為例,近幾年經濟迅速發展,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建設完善,自然原料資源需求量逐年增長,但與之相伴的征地拆遷、礦山整治問題無可避免產生社會矛盾,處理不妥,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鵬

李鵬

執業證號:

13301201710229809

浙江五民律師事務所

簡介:

李鵬,聯系電話13867400852(微信同號)浙江五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從事法律行業多年,法律理論功底扎實,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迄今代理的案件深受廣大當事人的認可,在公司法律顧問,股份改制,股權糾紛,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土地房產,刑事辯護等訴訟和非訴方面頗有建樹。? ????李鵬律師自執業以來,一直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服務理念,專注于做好每一個案件,盡最大限度維護每一個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贏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 ????專業處理:公司糾紛,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土地房產,民事侵權,刑事辯護,企業法律顧問,IPO,“新三板”等訴訟及非訴業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鵬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