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什么時候,土地都是每個國家所非常重要的一筆財富。因為擁有了土地既可以在上面種植農作物以供生產也可以在上面建造房屋進行一些商業交易。而且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那么土地使用權轉讓未凈地的相關法律規定是什么?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土地使用權轉讓未凈地的相關法律規定是什么?
1、土地使用權劃撥對象和劃撥用途具有特定性,建設項目均具有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因此,作為劃撥土地使用權人,不得擅自改變批準的土地用途,更不能允許將無償或者低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直接進入房地產開發市場,或通過轉讓謀取經濟利益。
2、但是,考慮到我國采用劃撥方式供應土地復雜的歷史背景以及許多劃撥土地實質上的非公益性,特別是采用劃撥方式供應土地普遍存在“少建多報”,即建設單位申請用地時往往虛報建設項目,盡量多要土地,故劃撥用地被閑置和低效利用非常普遍。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一律禁止劃撥土地轉讓并不現實,而且會使國有土地資源長期閑置和浪費。因此有關法律法規并未絕對禁止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只是在允許轉讓的同時規定了較為嚴格的條件。
3、1990年國務院發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第45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準,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四)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轉讓、出租、抵押前款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分別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規定辦理。”
根據這一規定,對于劃撥土地的轉讓,首先在主體資格方面有嚴格限制,即轉讓方只能是“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而黨政機關,軍隊或者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顯然不屬于公司、企業或經濟組織,因此其所獲得的劃撥土地使用權不能轉讓。其次,劃撥土地尚未進行建設的“凈地”是不能轉讓的,所轉讓的劃撥土地必須“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即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是連同地上建筑物、附著物一同轉讓,而不能將空閑土地單獨轉讓。再次,轉讓劃撥土地還應當補辦土地出讓手續,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這樣的限制意味著,劃撥土地使用權人不能通過其以無償或者低償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獲取土地收益,其所獲收益只能是地上建筑物或附著物的轉讓所得。
二、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的限制
1、1995年頒布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0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準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這一規定主要強調的是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政府審批,未經批準的不得轉讓。
2、如果政府同意轉讓的,則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并按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經政府批準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則應由轉讓方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將轉讓所得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
3、顯然,無論是《暫行條例》還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其本意都是不允許通過轉讓劃撥土地獲取土地收益,更不允許黨政軍機關等承擔國家公共管理職能的單位,以無償取得的劃撥土地使用權進行以營利為目的的商品房開發等經營活動。因此,你單位將閑置的土地轉讓給開發商搞房地產建設是違法的,不會獲得政府主管部門的批準。
需要清楚的是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它具有特定性,也就是必須是國家所規定允許轉讓的對象才行。其次,土地轉讓的話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準。也就是政府部門的審批手續,也可以咨詢當地政府。
?
?2020年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補償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石花,2019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在校期間多次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法學理論功底深厚。2020年在公司擔任法務,期間為公司解決多項法律問題。現執業于榮獲“全國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貴州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貴陽市優秀律師事務所”榮譽稱號的貴州馳宇律所事務所。執業期間,辦理了諸多民事訴訟案件與非訴案件,取得良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擅長于合同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交通事故、民間借貸等訴訟業務,對刑事辯護案件也深有研究。始終秉持“誠信執業、追求卓越”的執業理念,盡最大努力維護當事人的權益,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環境侵權人要承擔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0-11-19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民事案件
2020-12-24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