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針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已經逐步趨于完善和成熟,在經過多次針對我國土地相關政策的調整和修正以后,如今我國公民在使用土地的時候已經變成了有償使用。取得城鎮土地使用權的同時,就代表著是需要支付相應的取得費的。那么,土地使用權取得費是什么意思呢?
一、土地使用權取得費是什么意思?
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征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外資企業在領取土地證書時,也應向其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費。
二、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途徑有:出讓、劃撥、轉讓。
1、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2、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即劃撥土地使用權不需要使用者出錢購買土地使用權,而是經國家批準其無償的、無年限限制的使用國有土地。但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使用者依法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
3、以轉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即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
三、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費包括哪些?
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費: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城市建設配套費、房屋征收與補償費等。
1、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指建設項目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依照規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2、城市建設配套費是指因進行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而分攤的費用。
3、拆遷補償與臨時安置補助費。此項費用由拆遷補償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搬遷補助費)兩部分構成。
其實,土地使用權取得費是指我國公民在依法獲取了土地使用權以后,需要向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依法繳納的使用費,在土地使用權的使用費當中包括土地使用稅也是其中一種,而且還包括土地出讓金,安置補助費也能夠作為土地使用權取得費當中的一種類別。公民在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時候,工作人員會詳細告知需要交納的費用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償條例2020
土地抵押登記怎么辦理?
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1-02-25錄制視頻添加了背景音樂算侵權嗎
2021-02-22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