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構成必須具備要件
一切犯罪構成都必須具備的要件是指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也稱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雖然各個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都有特殊性,但如果將各種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歸納、整理加以概括抽象的話,任何犯罪構成都包括四個方面的要件為犯罪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四要件說是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模式。
①犯罪客體。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并且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②犯罪客觀要件。犯罪客體要件是指刑法所規定的,犯罪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侵犯,而構成犯罪所必須的客觀事實特征。
犯罪客觀要件包括:行為、行為對象、行為所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行為的時間、地點、方法。
犯罪行為對象是指危害行為所作用的、體現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物與人。
危害結果是危害行為給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所造成的具體侵害事實。行為與結果之間具有因果性,危害結果反映行為的侵害性。危害結果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
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所存在的因果關系是行為人承擔刑法責任的客觀基礎。危害行為的時間、地點、方法是指法律有特別規定,作為構成犯罪不可缺少的時間、地點和方法。
③犯罪主體要件。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人或單位。
自然人犯罪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實施了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自然人。自然人犯罪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必須達到責任年齡,即刑法所規定的行為人對其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應負刑事責任所必須達到的年齡。
2、必須具備責任能力,即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3、行為人必須實施了犯罪行為。單位犯罪主體是指實施了危害社會的,法律規定為犯罪,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④犯罪主觀要件。犯罪主觀要件是指犯罪主體對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它包括犯罪的故意、過失、目的。
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對于犯罪的認定是有著極其嚴格的標準的,并不是任何違法行為都會被認定為犯罪,?并且除了必須具備的要件以外,還有著其他要件,?所以對犯罪認定存在疑惑的可以選擇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勞動能力如何鑒定
2020-12-14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收費標準
2020-12-05股權眾籌融資是否涉嫌非法集資
2021-03-20債務人提供房產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18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