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不犯罪構成過失嗎
如果只是假想進行犯罪活動而沒有實施的,并不構成犯罪,但如果假想犯罪后并且實施犯罪活動的,就會構成故意犯罪。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只是假想進行犯罪活動而沒有實施的,并不構成犯罪,但如果假想犯罪后并且實施犯罪活動的,就會構成故意犯罪。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能第三方轉讓嗎
2021-02-27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美容院顧客被欺詐怎么辦,消費者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08惡意拖欠房租怎么辦
2020-12-06企業法律顧問能否代理訴訟
2020-12-17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管轄小結
2021-02-28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