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無罪辯護家屬是否能退贓
就是當然要退。
1、對于受賄犯罪案件,如果家屬想代為退贓的,可以直接向偵查機關--檢察院進行退贓,也可以在到了審理階段后,向法院進行退贓。不過,如有可能,建議盡量在偵查階段退贓,這樣,如果犯罪情節本身較輕的,還可以盡早為當事人取保候審創造條件,爭取由偵查機關予以取保候審。
2、對于退贓的時間,沒有統一規定,只要在法院判決之前退贓的,都可以由法院予以從輕處罰,但是如果越早退贓的,原則上來講對當事人越有利。根據《刑法》規定,如果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如果有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刑法》
第三百八十三條 【對犯貪污罪的處罰規定】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貪污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二)貪污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貪污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九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后,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意見》列舉了案發前退還(上交)財物的兩種情形:一種是“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及時退還”:另一種是“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可簡稱為“被動退還”。
“及時退還”,行為入主觀上沒有受賄的故意,客觀上表現為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不存在犯罪故意,故不構成犯罪。
除《意見》列舉的兩種退還情形外,在實踐中還有一種情形,即行為人雖未及時退還或者上交,但在收受財物后至案發前的期間內主動退還或者上交的。此種情形可以簡稱為“主動退還”。在該情形下,行為人在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的故意,但經過一定時間段后,因主客觀原因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自己主動退還或者上交收受的財物。從法理分析,行為人既具有受賄的故意,又具有受賄的行為,且犯罪過程已經完成,因此,應當構成受賄罪(既遂),至于后面的退還行為,應當視為犯罪后的“退贓”,可以作為處罰時的量刑情節,但不能改變已然犯罪的性質。實踐中,“主動退還”的情況復雜多樣,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司法機關把握的標準不一,故《意見》對此種情形未作規定。對于“主動退還”情形,可以結合收受財物的時間長短、數額大小以及是否牟利等具體情況,選擇適用不以犯罪論處,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主動退還”一般不會影響構成犯罪,但在少數情況下,行為人雖然接受財物時存在受賄故意,但在較短時間內即出現悔悟,且未為對方謀取利益即主動退還財物,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不以犯罪論處。
(2)在構成犯罪的前提下,考慮到行為人“主動退還”雖然屬于“退贓”情節,但表明其有悔罪表現,主觀惡性較小,對職務廉潔性的損害也相應減小,故對其從寬處罰往往能獲得民眾認同。另對不同退贓行為比較分析,在實踐中,被告人到案后的“積極退贓”行為尚可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主動退還”與“積極退贓”相比,行為人體現的主觀惡性更小,社會危害更低,舉重以明輕,對“主動退還”情形更應當從寬處罰。對案發前“主動退還”的行為從寬處罰有一定的法理基礎、司法基礎和民意基礎。如果無視“主動退還”與“積極退贓”的區別,不利于激勵行為人及時悔罪,也與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背道而馳。
在具體案件中,對從寬處罰幅度的把握應當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1)從退還的時間來看,“主動退還”一般介于“及時退還”和“被動退還”之間,退還時間的遲早反映了悔罪程度的大小,一般而言,越接近“及時退還”情形的,從寬處罰的幅度就越大:越接近“被動退還”情形,退還越晚的,從寬處罰的幅度就越小;
(2)從是否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來看,“主動退還”時已為請托人謀取了利益,尤其是非法利益的,從寬的幅度就越小,沒有或者不愿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的,從寬的幅度就越大;
(3)收受財物數額的大小,也影響從寬的幅度。根據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結合行為人到案后的認罪態度等情況,分別確定從輕、減輕或免予刑事處罰。對案發前“主動退還”的,首先應當考慮從輕處罰;對數額不大,且沒有為他人牟利,退還時間早,犯罪情節輕微的,可免予刑事處罰;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如果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處罰仍明顯偏重的,可以依照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現在國家在打黑除惡,大力的抓捕貪官,很多官員也因為自己的貪污受賄行為得到了應有的處罰,對于貪污的案件,如果當事人被認定為了犯罪,那么其非法獲得的贓款自然是要退回來 的,一般又分為主動退贓和被動退贓,具體分情況而定。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刑事案件怎樣請律師做辯護人
什么人可以委托刑事辯護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保戶須知
2021-03-25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征地拆遷補償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2020-12-16拆遷有戶口沒平方能分房子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