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主要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郊區道路發案率較高。87起肇事逃逸案中,有77起發生在郊區,占總數的88.5%。二是夜間發案率較高。發生在18時至次日凌晨1時的肇事逃逸案達49起,占總數的56.3%。三是私家車交通肇事逃逸較高。其中,小客車肇事逃逸案為48起,占總數的55.2%。專業人士分析,這主要是郊區車輛、人流量總體較少,特別是入夜后部分車輛行駛速度較快,容易發生交通違法行為。夜間發生交通事故后,不少駕駛員會自認為“沒人看見”,抱著僥幸心理離開現場。此外,一些私家車駕駛員的應急經驗較為薄弱。
【案例】
今年8月14日21時43分許,浦東新區北艾路862號處,一名行人被一輛電動自行車撞倒后,不幸因搶救無效而死亡。交警從事發地附近一家沿街店鋪的視頻監控中,掌握了事故經過,并一路追隨軌跡確認肇事電動自行車最終消失在永泰路浦三路上某小區內。隨后的排查發現,肇事人曾去銀行辦理相關業務。由此,辦案民警獲取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最終將其抓獲。肇事者棄車亦難逃警方追責
我國刑法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為逃避法律懲罰,一些交通肇事者還會選擇棄車,但這并不能逃脫警方追責。
今年6月20日20時45分許,青浦區趙重公路福貿路口東側約500米處發生一起事故:一名推著嬰兒車的男子被車輛撞擊后經搶救無效死亡,坐在嬰兒車里的男童受傷。肇事人周某駕車逃逸,并將肇事客車棄至安亭鎮新園路上。不過,交警部門借助技術手段及時鎖定線索,經多次調查取證,最終在蘇州木瀆鎮將周某抓捕歸案。
【發生交通事故,究竟該怎么辦?】
交警部門介紹,一旦發生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事故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警總隊事故處民警告訴記者:“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因此,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無疑是最笨的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60歲車禍保險賠償多少錢
2021-01-14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工業用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0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項城拆遷房屋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8農村、城市居民住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高速拆遷的紅線范圍是多少
2020-12-26住改非拆遷中營業損失給誰
2021-02-25征收方拆遷程序違法,可以提起訴訟嗎
2020-12-14裁決機關確定的作價補償不合理如何處理?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