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認定交通肇事罪的自首
一、交通肇事犯罪案中,對肇事者在事發后未逃逸,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的行為,不認定為自首情節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規定的以事實為根據,法律準繩的訴訟原則。我國刑法的規定自首,適用于所有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人對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犯罪人也應如此,并沒有不適用于交通肇事犯罪案件或者適用例外的特別規定。對符合自首條件的交通肇事犯罪人,不作為自首認定,侵犯了犯罪人依法應享有的權利,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因此,對符合自首條件的交通肇事的犯罪人依法認定為自首,是嚴格法律辦事,公正執法,正確適用法律的必然要求。
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是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所規定的“肇事者必須報告公安機關”是對所有交通肇事者規定的應盡義務,但在交通肇事中,其中多數肇事者并不構成犯罪。《刑法》所規定的自首,是對所有的犯罪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規定。交通肇事罪雖是交通肇事行為結果,但前者不一定是后者的必然。在交通肇中,不一定全部都可以構成犯罪,有些后果不嚴重的可以按一般交通事故處理。對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交通事故肇事者,應受《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應盡法定的告知義務的約束,這種義務并非刑法上規定的自首情節,對此,不認定為自首是恰當的。
這種告知義務,是對一般交通事故而言。只要出現了交通事故,肇事者向公安機關報告以便及時得到處理,也是一種社會公德的體現。對不構成犯罪的交通肇事者,在事發后逃逸,拒不履行告知義務時,應按行政處罰程序予以處罰,不適用刑法的規定。交通肇事罪,本身是一種罪名,在刑法理論和刑法的規定中,就不存在告知義務,只存在自首情節,也只有自首情節,才是法定的從輕情節。因此,《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所規定的告知義務,不能代替刑法上自首規定。不能將行政處罰程序和刑事訴訟程序兩者混淆,以行政法規的規定來否定對交通肇事案件中犯法人自首行為的認定和對《律霸網刑法》所規定的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條件的適用。
三、正確認定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人沒有逃逸,主動向公安機關報案或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情節,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具體體現,也是對肇事者公正處罰的具體體現,防止剝奪犯罪人所享有的法定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權利。正確認定自首情節,符合刑法總則關于自首情節的規定,防止法官意志的隨意性,是以事實為根據,法律為準繩的具體體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想了解棚戶區改造信息去哪里查詢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