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行為人自身受到的損害應否計入,有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違章人自己的人身損害亦應計人損害總額之中。因為:第一,刑法將某一行為規定為犯罪,是因為該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在行為人自身受到損害時,盡管該結果由行為人自身承受。但作為社會的一員,其自身受到損害也是社會受到損害,自身承受損害結果并不意味著該損害不存在。第二,社會危害性的另一主要內容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在行為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情況下,該損害反映了行為人對防止社會危害結果發生義務的疏于履行,損害結果越大,反映行為人越沒有履行損害結果回避義務,造成自身損害的,同樣反映了行為人沒有履行損害結果回避義務,因而不管是造成他人損害還是造成自己損害,都反映了行為人具有一定的主觀惡性。第三,《解釋》中關于死亡人數或者重傷人數的規定,只涉及到人數的多少,并沒有明確將違章人自身的損害排除在外。如果違章人的違章行為造成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人受到傷害,達到法律規定的人數,就反映了違章人違章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已達到犯罪程度或者應當承受更重刑事責任的程度。這種危害性和單純造成他人人身受到損害的行為的危害性沒有本質區別。
另一種觀點認為,違章人自身的損害不應計入損害總額之中。因為:第一,盡管行為人造成自身損害也使社會的特定狀態改變,使得包括行為人自己在內的人身或者財產受到損害,但行為人造成自己損害的,并沒有侵害他人利益。我國法律規定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過失致人死亡、過失致人重傷等犯罪都規定造成他人死亡或者造成他人身體受到傷害,而沒有將自殺行為、自傷行為規定為犯罪。另外,《解釋》中規定的造成財產損失的,是指行為人無力賠償的部分,無力賠償只能是針對他人財產而言,對自己的財產不存在賠償問題。因此,交通肇事過程中,違章人的違章行為導致自己受到損害的,該損害結果不應計人損害總額之中。第二,行為人造成自身受到損害的,該行為的損害結果行為人自己已經承受,對其自身已經承受了的損害結果,又追究刑事責任,實際上讓行為人兩次承受了同一后果。筆者同意后一種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對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有哪些
2021-03-01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船舶留置權的留置物的修理費歸誰
2021-01-13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