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謂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二)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條件,構成這一特殊的情節加重犯其條件為:
首先,行為人原來的肇事行為已經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構成要件;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對象是否僅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將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過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夠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處理?
我們認為除上述解釋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應當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論處,而不應簡單地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同種數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處理。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為與死亡之間必須具有因果關系,因此必須考察死亡結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搶救的不作為而發生,如果救助行為并不能阻止死亡結果的發生,或者死亡結果的發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個獨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認為構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最后,雖然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有意而為之,但行為人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結果的主觀方面應當是過失。
必須注意的是,按照有關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交通肇事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論處。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過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動機,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進而將他人又撞死撞傷的,還又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死亡賠償金
2020-11-11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3-25發律師函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09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