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工傷認定申請和工傷認定材料
工傷認定申請的申請人分為:
(1)用人單位;
(2)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
用人單位申請的,應當在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鑒定、診斷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的30日內,向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如果有特殊情況,經過勞動行政部門同意,該期限可以適當延長。如果用人單位未按照前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提出申請,其期限是1年。這樣的規定有利于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是工傷認定申請表;二是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其中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認定工傷之后勞動者得不到社保的賠償雇主又不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時,可以找律霸網專業律師提供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