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私了”“逃逸”“頂包” 后果很嚴重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381人看過

交通事故的意外發生,總讓人措手不及。但不管如何驚慌,都應該理性依法處置,否則將承擔意想不到的不利后果。

不是隨便什么情況都能“私了”

李某從事出租車客運業務。2012年3月的一天,載著乘客的李某在行駛途中與張某駕駛的農用車發生碰撞,導致車上乘客王某受傷,出租車受損。事后,經雙方協商,張某賠償李某“事故賠償金”4500元,并簽訂了“以后再無糾紛”的書面協議。之后,交警部門對該起事故作出了認定:李某負次要責任,張某負主要責任。可是,出租車的車損確定后,遠遠高于預定的損失,李某反悔,找張某追加賠償,張某認為兩人已達成了“以后再無糾紛”協議,不肯再賠,于是李某訴至法院。法院審理后認為,交通事故中所簽訂的協議是原告、被告的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重大誤解等可撤銷行為,協議合法有效,最后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說法:各種車輛在道路上行駛,常常會發生剮剮蹭蹭的“小事故”。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私了”可以作為解決交通事故的一種便捷途徑。但“私了”的范圍也僅限于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或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且基本事實清楚的交通事故。如果為逃避煩瑣的事故處理程序而人為放大“私了”范圍,將會導致下列風險:(1)擅自處理涉及刑事犯罪的交通事故的,將有可能涉嫌包庇罪。如果罪名成立,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有可能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交通事故當事人達成“私了”協議后,可能使現場重要證據滅失,使受害人失去主張權利的依據,不利于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3)交通事故受害者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真實傷情,易留下健康隱患;(4)可能由于當事人缺乏對損失的正確評價與認定能力,所獲賠償遠遠高于或者低于法律規定的標準,顯失公平。

肇事逃逸難“逃”責

今年7月的一天,張某在駕駛面包車途中超車時,因雨后路面濕滑,與對面方向駛來的一輛桑塔納轎車相撞,致使轎車內兩人受傷、一人死亡。事故發生后,張某害怕受到處理棄車離開了現場,并躲到外地打工,直到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日前以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說法:刑法第133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種性質十分惡劣、情節非常嚴重的犯罪行為,當事人要承擔不利的嚴重后果。本案中張某因為發生事故后不正確面對,逃逸后受到了更加嚴厲的刑事處罰。同時,道路交通安全法進一步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即通常所說的“終生禁駕”。

找人“頂包”錯上加錯

駕駛員王某無證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違規運載木材途中,與相對方向由朱某駕駛的轎車碰撞發生交通事故,致朱某死亡、乘員方某受輕微傷。肇事后,王某當即與同行的跟車人安某商量,決定由后者頂替自己承擔肇事責任。該案進入訴訟階段后,被告人安某向審判機關如實供述了其包庇王某的犯罪事實。法院經審理,以交通肇事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2年,以包庇罪判處安某有期徒刑9個月。

說法:本案中王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無證駕駛機動車輛,遇相對方向來車時采取措施不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而安某明知王某是犯罪的人而為其作假證“頂包”,其行為符合包庇罪的構成要件,構成包庇罪。(來源:普法網)

相關法律知識: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具體包括窩藏罪和包庇罪。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主要指窩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窩藏、包庇罪行極其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唐峰

唐峰

執業證號:

14401201810047450

廣東澤正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唐峰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