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共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交通肇事輕則財產受到損害,重則車毀人亡,隨之帶來的就是賠償問題,對于因犯罪行為而遭受損失的被害人的救濟途徑,我國規定了交警部門協調、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等法律救濟途徑。
隨著2004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正式施行,國務院于1988年3月9日、1991年9月22分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同時廢止。對解決因交通肇事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解決帶來了一些變化。人民法院在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時的法律適用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而道路交通事故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措施、司法解釋的置后,雖然人民法院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但由于損害賠償案件適用刑、民不同的程序,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在刑事訴訟中的“附屬”地位,加之司法解釋的多元化,使得交通肇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在程序和實體上存在著較多的爭議,被告人及被害人權益均沒有得到充分保護,增加了訴訟成本,成為訴訟中的一大障礙,交通肇事人身損害訴訟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交通肇事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案件的特點
1、案件數量大幅度上升。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而現在交警部門的調解期限較短,僅為10日,這樣就導致許多案件在交警部門調解終結而結案,隨之而在人民法院處理刑事案件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據統計,2004年上半年受理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125件,2005年上半年則受理了200件,其中民事賠償案件155件,同比上升了124.64%。其中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40余起,比同期增長40%,其中近一半的當事人認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沒有訴訟費用的限制,漫天要價,對刑事案件的審理增加無形的壓力。
2、訴訟主體范圍界定不明。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但實踐中對被害人范圍的理解不一,對于財物遭受損失的人以及并非被害人近親屬,但已為被害人支付了各種損失費用的人,是否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有的法院認為可以受理,有的法院認為該類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與法無據,不可以起訴,只能通過其他途徑解決。而交通肇事案件發生后,賠償責任主體不明確是處理刑事附帶事民事訴訟的一大障礙,責任主體可能是交通事故責任者,也可能是車輛所有人、對車輛有支配權的人以及取得運行利益的人,主要涉及到掛靠、借用、租用、保險、車主、報廢車輛賠償問題、雇傭賠償等方面,法律對此規定不明確,導致實踐中責任主體的不一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時共同債務的清償
2020-12-26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