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不同之處在于:
(1)從認識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
(2)從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有觀點認為,明知結果的必然發生而持放任態度時,也應屬于間接故意。我們認為不存在行為人認識到結果必然發生而加以放任的情況,因為放任是對危害社會的結果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其前提是危害結果存在發生與不發生這兩種可能性時,只有如此,行為人才可能存在發生也可以不發生也可以的心理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聘用合同是正式員工嗎
2021-01-10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
2020-12-07破壞軍人婚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21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