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不同之處在于:
(1)從認識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
(2)從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有觀點認為,明知結果的必然發生而持放任態度時,也應屬于間接故意。我們認為不存在行為人認識到結果必然發生而加以放任的情況,因為放任是對危害社會的結果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其前提是危害結果存在發生與不發生這兩種可能性時,只有如此,行為人才可能存在發生也可以不發生也可以的心理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交車發生事故公交公司不墊付住院費怎么辦
2021-03-22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