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的何時起算
所謂時效,就是指法律確認某種事實狀態持續存在一定期間便產生一定法律效果。時效法律制度分為兩種,一為取得時效,也稱占有時效;二是訴訟時效。我國法律中沒有取得時效的規定。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于一定期間內不行使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請求權,就喪失該請求權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說,權利人雖然享有要求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但權利人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間內行使,否則權利人就喪失了該請求權。
要注意的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的是實體上的請求權,也就是勝訴權,但程序上的請求權并未喪失,還有權行使。也就是說,即使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應該受理,但如果義務人以權利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進行答辯,并拒絕履行義務,法院會判決權利人敗訴。
二、交通事故的調解
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解決方式: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處理;可以共同請求交通警察協助調解;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而對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交通警察的交通事故認定沒有異議并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應當當場進行調解,并在并在事故認定書上記錄調解結果,由當事人簽名,交付當事人。同時對按照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損害賠償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十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調解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予調解。
一般,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期限為十日。造成人員死亡的,從規定的辦理喪葬事宜時間結束之日起開始;造成人員受傷的,從治療終結之日起開始;因傷致殘的,從定殘之日起開始;造成財產損失的,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
三、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
1、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第137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第196條:
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計算。(原168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九十四條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
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
第九十五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日。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書送交各方當事人,調解書經各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后生效;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終結書送交各方當事人。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四、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
此類案件訴訟時效期間是一年,法律有明確規定,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但訴訟時效從何時起算,是長期以來民事審判中頗有爭議的一個問題,目前尚無定論。
如果交通事故當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后十日內均向公安機關提出書面調解申請,這種情況的起算時間比較容易確定,也沒有太多的爭議,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應制作調解終結書并送達當事人,訴訟時效自當事人收到調解終結書之日起算;調解未達成協議,公安機關未制作調解終結書的,訴訟時效自調解失敗之日起算;調解達成協議,但當事人不履行的,自調解書中寫明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算。
五、訴訟時效從治療終結或損失確定之日起計算存在的問題。
1、如果訴訟時效從治療終結之日起算,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時候才是治療終結?對于治療終結,《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里的解釋是: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承認的臨床效果穩定。這個標準很難界定,當事人肯定會向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理解,主觀性太強;法官也很難判斷。而且現在還沒有任何醫療機構或法醫鑒定機構可以出具是否治療終結、何時治療終結的證明,所以治療終結之日很難確定。如果以最后一次就診之日算是治療終結,那么就會出現當事人為了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在距上次就診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后,去醫院進行檢查的情況,法院支持或不支持都不可能使雙方當事人都信服。
2、從損失確定之日起算,也存在問題,就是后續治療。很多情況受害人的傷勢不是一次手術治療能夠治好的,還必需進行二次手術(如取內固定的鋼釘、螺絲等)。二次手術距第一次治療的時間一般都很長,半年、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都有。二次后術,必然要發生費用,也就是后續治療費,這肯定應該也是受害人的損失,后續治療費發生后,這時受害人的全部損失才確定下來,如果訴訟時效從此時才起算,可能距事故發生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距受害人治療終結可能也時間不短了,這顯然失去了訴訟時效法律制度的目的和意義。
而且,也很可能會出現上面第1條所說的情況,受害人為了不超時效,很長時間后再到醫院進行一次檢查,從而又產生一些費用,然后稱損失到此才最后確定。
綜上所述,對于事故案件的訴訟時效存在很大爭議,所以進行訴訟時更應該盡早提交訴訟狀,以免被責任方以超過訴訟時效進行推脫,難以維權。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加盟合同欺詐 合同可撤銷
2021-02-13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