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對于政府的的信息具有知情權,也就是說如果政府公開的信息沒有與公民切身利益相關的可以申請國家關于這方面的信息進行公開。但是在進行申請信息公開時是有條件的,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公開的,國家對申請信息公開有哪些條件是有具體規(guī)定的。
一、申請信息公開的條件
有效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僅要求申請人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方式、載體和內容符合規(guī)定,更要求該申請已經向行政機關有效送達。對于在行政機關受理窗口現(xiàn)場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不存在送達問題。在司法實踐中,產生爭議的是如本案一樣通過寄信的方式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情形。按照《條例》的規(guī)定,申請人可以通過郵寄申請書的方式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但是沒有明確什么樣郵寄對象符合有效送達的標準。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根據(jù)政府信息公開申請?zhí)岢龅膶ο螅欧馔庥^綜合判斷該申請是否屬于有效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一)向行政機關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是有效的申請
《條例》第十三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根據(jù)《條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根據(jù)不同情況作出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的義務主體是行政機關,對于將行政機關作為收件人的信件而言,該信件為行政機關郵件收發(fā)部門簽收的即可視為向行政機關提出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在司法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行政機關要求申請人郵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在信封上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對于沒有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字樣的申請,按照信訪程序進行答復。筆者認為申請人郵寄給行政機關的申請書的信訪上載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相關字樣,有助于行政機關快速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但是這不是一個必須條件,行政機關對于群眾來信應當及時分類處理,即使信封上沒有載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字樣,行政機關也應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流程處理。據(jù)此,對于直接寄送給行政機關的信件,無論其信封上是否載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均為有效申請,行政機關郵件收發(fā)部門簽收之日,便是該申請送達行政機關之日。
(二)向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是否有效的判定標準
根據(jù)《條例》的規(guī)定,依申請作出政府信息公開答復的義務主體是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答復是對答復有著嚴格的時間要求,判斷行政機關是否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何時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對于判定行政機關是否具有作出政府信息公開答復的職責具有重要意義。在司法實踐中,申請人向行政機關首長寄送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的情況比較普遍。雖然行政機關的首長不是《條例》規(guī)定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義務主體,但是行政機關首長是該機關的法定代表人,不能簡單否認向行政機關首長寄送申請書的有效性,應當結合信封的外觀判斷向行政機關首長寄送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是否等同于向行政機關寄送信件,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信封外觀上載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等字樣的,可以認為該信件是寄送給行政機關的,向行政機關法定代表人提出申請即等同向行政機關提出了申請,行政機關的郵件收發(fā)部門簽收之日便視為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之日;第二種情況,信封上沒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相關字樣的,不能一概推定為向行政首長提出申請即是向行政機關提出了申請,因為對于不能識別信件內容的來信,通常意義上應當視為行政首長的個人信件,但是基于行政首長是行政機關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行政首長閱讀信件了解信件內容之時可以認定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有效送達行政機關之時。
對于向行政機關的內設部門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寄送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一般情況下不認為向行政機關提出了申請,除非該部門是得到授權專門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部門,比如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公室。
申請人向行政機關內設的不具有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職能的部門或者除行政首長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員寄送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不能視為向行政機關提出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當然,上述部門和人員在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以后應當及時向行政機關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部門轉交,轉交之時視為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之時。值得指出的是,此種轉交義務是基于行政機關內部工作流程及分工,不屬于《條例》所規(guī)定的法定義務,有關部門和個人不予轉交不會導致行政機關承擔《條例》所規(guī)定的法律責任。
(三)向非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屬于有效的申請
向行政機關以外的工作人員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屬于有效的申請。本案中,原告的申請沒有直接向被告顓橋鎮(zhèn)政府提出,顓橋鎮(zhèn)政府機要同時服務于顓橋黨委和被告顓橋鎮(zhèn)政府,“顓橋鎮(zhèn)政府機要收文章”簽收這節(jié)事實可以證明范某本人收到了原告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范某本人是黨委委員不是被告顓橋鎮(zhèn)政府的工作人員,就本案而言可以判定,范某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等同于被告收到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當然,范某在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以后,沒有將其身份情況告知原告,也未將該申請轉交被告,從為民服務的角度看,存有不妥。但是從法律責任上看,被告顓橋鎮(zhèn)政府不會因此負有了《條例》所規(guī)定政府信息公開答復職責。
首先應該進行確認的就是信息公開的信息不能涉及個人隱私,而且,在進行公開時一定要提出相關的申請,經過相關部門的批準才能進行公開。
信息公開條例全文2020
群眾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授權日多長時間
2021-01-29非法處置抵押物犯罪嗎
2021-01-06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zhí)行
2020-12-18學生在學校發(fā)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簡并票種統(tǒng)一式樣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2-03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yè)務的理解
2020-11-2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車險理賠次數(shù)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拆遷房分配不均訴訟期是多久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