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創科通公司為進料加工企業,經該公司負責人關文和(在逃)決定,該公司于2011年6月20日至2012年7月4日期間將本公司的 保稅貨物指標提供給“天闊”公司以及他人進口貨物,被告人蔡慶清負責將本公司以上述方式走私的貨物運至利用創科通公司保稅指標走私貨物的公司以及個人,并負責收取相應“指標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計核,創科通公司提供保稅指標給他人走私貨物共計偷逃稅款12192408.35元。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初,被告人蔡清智同何稅勇(在逃),以“百聯”公司名義利用創科通公司的保稅貨物指標走私進口貨物,在該過程中,被告人蔡清智提供車輛接送上述走私貨物、提供資金支付相應“指標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計核,以“百聯”名義走私貨物偷逃稅款8469520.57元人民幣。廣闊公司又名“天闊”公司,經被告人林永立決定,該公司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期間,利用創科通公司的保稅貨物指標走私進口貨物,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計核,廣闊公司走私貨物偷逃稅款3722887.78元。
辦案思路及心得
辯護意見關于本案,作為本案第二被告的辯護人的邱戈龍律師與黃雪芬律師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蔡清智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罪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證據不足,公訴機關提供的證據沒有達到關聯性、客觀性、一致性、充分性、整體性的要求并決定進行無罪辯護。其理由如下:一、被告人蔡清智沒有走私普通貨物的主觀故意。1、通過蔡清智的供述以及董欣欣與邱國科的證言可以得知蔡清智并沒有借車給給何稅勇走私的故意,借車純屬于朋友間正常的借車行為。2、被告人蔡清智認為轉賬邱國科賬戶是民間返還借款的行為,與走私普通貨物無關,若是視為走私款項的話,蔡清智無從中得到利益是不正常的。并且蔡清智所匯的名為邱國科的賬戶是何稅勇在使用,并且所匯款項均為整數,符合還款的規律。公訴機關沒有提供何稅勇、何稅勇老婆付亞燕、何稅勇小孩干爹洪海文的證言進行核實和佐證蔡清智轉賬邱國科賬戶的錢款是否為還借款性質,只是主觀臆斷蔡清智轉賬邱國科賬戶是蔡清智本人用于走私普通貨物的錢款。公訴機關并沒有證據證明蔡清智的還款系蔡清智用于走私行為的客觀事實和主觀故意。3、邱國科、董欣欣2012年9月到蔡清智萬事達公司催品生產,送一下配件,包裝盒,并無安排他們接手機主板液晶屏燈,也沒有安排董欣欣與邱國科接蔡慶清送來的貨。二、蔡清智沒有伙同何稅勇走私普通貨物,蔡清智沒有走私普通貨物的客觀事實。1、邱國科、董欣欣口供均為提及蔡清智與何稅勇有過任何合謀。2、蔡清智沒有在《收款收據》《送貨單》等票據上簽名,也無經手交易涉嫌走私手機配件貨物。3、從蔡清智的口供可以得知其不認識蔡慶清,百聯公司聯系貨物都是何稅勇在聯系。4、從案卷材料可知,蔡清智沒有聯系任何一筆業務,百聯公司聯系業務一直都是何稅勇在實際操作。具體安排邱國科、董欣欣的具體工作和發放兩個人的工資也是何稅勇在實際操作,也就是說是何稅勇在利用“百聯公司”的名義在進行交易,其與蔡清智沒有任何關系法院審理法院認為蔡清智無視國家法律,逃避海關監管,參與利用他人保稅指標走私貨物,走私偷逃稅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蔡清智起次要作用,是從犯。依法給予減輕處罰。綜上所述,法院作出如下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專家點評由于本所律師為第二被告的辯護人,所以僅就本案關于第二被告的情況作出如下點評,首先的落腳點就是認定本案第二被告蔡清智是否利用百聯公司進行走私。筆者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蔡清智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罪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證據不足,根據“疑罪從無”的刑法原則和為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為處罰點,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簡歷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對于定罪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堅持疑罪從無原則,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不得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決。雖然本案蔡清智最終是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但是回頭看檢察院起訴蔡清智走私的金額為8469520.57元人民幣與最終獲刑的對比,很容易讓人明白這絕對是個大突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157條規定,個人犯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偷逃應繳稅額在5萬元以上不滿15萬元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逃應繳稅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偷逃應繳稅額在1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偷逃應繳稅額在50萬元以上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按照檢察院的起訴涉及金額,蔡清智本需判處十年以上,但最終只是獲刑三年。再看法院判決書認定蔡清智走私普通物品罪的理由是十分牽強的。這不禁會引發為何差異如此之大的思考。這是不是就是“疑罪從無”現實與理論的差異呢。司法實踐中,在定案事實和證據上存在“疑問”的案件時有所見,這些案件都涉及定案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的問題。所不同的是,有的案件的最終結果是因“證據不足”而對被告人宣告無罪,有的案件是因為有了權威機構作出DNA等技術鑒定才使“證據不足”的問題合理得到解決,從而使罪犯落入法網。基于本案,辯方在質證時候已經對控方指證的多項事實進行答辯了,但是法院最終只是采納部分事實,并對蔡清智定罪。這不禁引起“無罪辯護”理論與現實的差異的思考。基于本案,很多證據都存在疑點,比如說當庭辨認的過程中,是否確實做到辨認時,應當將辨認對象混雜在特征相類似的其他對象中呢。長期以來,對刑事案件中的“認定無據,否定無理”的“疑罪”問題沒有納入刑事訴訟法調整的范疇,司法實踐中法院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有罪還是無罪等關鍵問題存在重大分歧的疑難刑事案件,大都不敢也沒有法律依據作出無罪判決,而是采取反復退回補充偵查、司法機關內部進行協商、請示上級機關甚至將案件長期“掛起來”的做法。其惟一的法律依據是1979年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中有關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經審查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退回補充偵查”的規定。這種做法的結果,必然導致被告人長期受到超期羈押、嚴重侵犯其合法的人身權利和訴訟權利。因此,對于判決結果,本案辯護律師是表示滿意的,這也是中國目前第一例,要真正做到疑罪從無在當今中國社會是比較難去實現的。司法統計表明,我國地方人民法院每年審結的一審刑事案件大約在50萬件、被告人在60萬人左右。在修正后的刑事訴訟法確立“存疑無罪”制度之前,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經過審查后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而退回補充偵查的,大約占公訴案件總數的5-10%;而在確立“疑罪從無”制度后,人民法院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而宣告無罪的案件,多則幾千件,少則幾百件。從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每年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來看,在全國法院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被告人中,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宣告無罪的:1997年為1170人、1998年無此數據、1999年為5878人、2000年為6617人。司法實踐證明,在這些“宣告無罪”的被告人中真正屬于因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不足一半。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蔡清智無視國家法律,逃避海關監管,參與利用他人保稅指標走私貨物,走私偷逃稅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蔡清智起次要作用,是從犯。依法給予減輕處罰。綜上所述,法院作出如下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令恢復原狀是行政強制執行嗎
2021-03-0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解除留置條件是什么
2021-01-16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