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處緩刑釋放是否立即執行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判處緩刑釋放是否立即執行的問題解答,綜上所述,緩刑只是對于犯罪分子暫時采取不坐牢的處理方式,只是為了通過這種方式來考察當事人的悔過態度。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標準
2021-01-25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