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處緩刑釋放是否立即執行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判處緩刑釋放是否立即執行的問題解答,綜上所述,緩刑只是對于犯罪分子暫時采取不坐牢的處理方式,只是為了通過這種方式來考察當事人的悔過態度。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