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路交通安全法》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規定來看,真正意義上的交強險制度應當包括兩項基本制度:一是對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進行法律性強制;二是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彌補強制保險的不足。兩者應當是一個完整的制度整體。然而,交強險建立以來近四年的時間里,救助基金一直處于缺位狀態,導致交強險存在的問題被放大,實踐中引發不少理賠爭議。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救助基金制度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爭議。下面從救助基金墊付的三種情形與墊付內容作一論述。
墊付情形《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一)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條例》將交強險的賠償標準規定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醫療費用賠償限額、財產損失賠償限額以及被保險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并且授權中國保監會對每一個賠償項目都分別做出了責任限額規定。根據《關于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的公告》,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人民幣;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元人民幣;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元人民幣;財產損失賠償限額100元人民幣。
實踐中,由于醫療費限額相對較少,交強險保險公司的墊付往往不能彌補第三者的損失,救助基金的建立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車主(被保險人)在造成第三者較重人傷的情況下,可積極要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向交強險保險公司與救助基金出具墊付通知,并積極聯系商業三者險保險公司參與作補充賠付。第三者現實損失的及時彌補,不僅是可能引發的交通肇事罪的酌定減刑情節,而且也有利于今后相關賠償的處理,而不至于引發民事訴訟。
(二)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救助基金的建立,使此種情況下第三者的部分損失有了先予承擔的主體。
但需要強調的是,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屬于違反法律的行為,這意味著此種車輛肇事后不能得到交強險理賠,救助基金也僅為先予墊付第三者部分損失,車主、駕駛員須自負侵權賠償責任。并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條,即“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國家規定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車輛至依照規定投保后,并處依照規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二倍罰款”,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
(三)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逃逸會帶來無法核實標的且無法核實是否有交強險免責事由,對于交強險保險公司而言,此種情況是否應賠付交強險,實踐中存在爭議。爭議的現實原因在于逃逸后受害人權利保護有現實需要,保險公司因無法核實標的且無法核實是否有交強險免責事由無法賠付。基金的出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矛盾。機動車肇事逃逸后,受害人的部分損失可以得到救助基金的墊付。車主(被保險人)非肇事駕駛員的情形下,務必說服駕駛員,令其投案自首,配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定交通事故基本事實與責任,以確保交強險保險公司可核實標的并核實是否有交強險免責事由,從而進入交強險理賠程序。此種情形屬于商業三者險的免責事由,不能得到商業車險的賠付。
墊付內容(一)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根據《辦法》規定,喪葬費用是指喪葬所必需的遺體運送、停放、冷藏、火化的服務費用。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有所區別。救助基金墊付的喪葬費用應依《辦法》確定,而交強險賠付依據應為高院司法解釋。兩者可能出現實際沖突的情況僅限于機動車肇事逃逸,但救助基金喪葬費采用實際損失原則,故車主(被保險人)支付救助基金墊付款后,在無其他交強險免責事由情況下,應可正常獲得賠付。
(二)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根據《辦法》規定,救助基金墊付的搶救費用,以自接受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發生的費用作原則界定。特殊情況下超過72小時的搶救費用由醫療機構書面說明理由。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收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墊付通知和醫療機構墊付尚未結算搶救費用的申請及相關材料后,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按照《辦法》有關規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臨床診療指南》和當地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將審核結果書面告知處理該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醫療機構。
總之,救助基金墊付的申請主體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醫療機構,其中后者僅限于申請尚未結算搶救費用的墊付。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根據《辦法》墊付搶救費用和喪葬費用后,應當依法向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進行追償。肇事機動車駕駛員、車主(被保險人)作為追償對象,支付救助基金墊付款后,需注意與可能發生的交強險、商業三者險索賠的銜接。在支付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要積極要求相關部門申請救助基金墊付,以及時救助第三者,避免損失擴大及后續賠償爭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