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土地征收時,安置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
農村土地征收時,安置補償協議應該跟負責拆遷工作的政府,合同簽約主體也是合同關系的主體,又稱為合同當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二、農村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簽訂主體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訂立拆遷補償協議的主體是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
1、由于被拆遷房屋分為私有房屋和公有房屋,所以當拆遷對象為私有房屋時,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所有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而當拆遷對象為公有房屋時,拆遷人則應當與房屋使用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當房屋拆遷的對象為租賃房屋時,所涉人員范圍較復雜,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所有權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2、房屋征收部門的主體可以是誰。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是事先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部門。
3、村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從我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和第三條列明的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2)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3)調解民間糾紛;
(4)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5)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村委會不屬于政府下屬部門,其職能也不包括房屋征收拆遷。加之,房屋征收補償協議屬于行政合同。因為,它是政府為了實現公共利益,利用自身相應特權與被征收人協議,雙方的地位不平等,且遵循的是行政規則。
對于大多數的普通農村的老百姓來說,他們所理解到的拆遷補償發放就是以貨幣的形式來進行,但實際上在此之前還需要進入很多的環節,比如說簽訂一些征收協議的,在簽訂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起見,必須要將所有的約束條文都看清楚之后再簽。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宅基地使用權人土地征收如何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