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營者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3款的定義“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可見《反不正當競爭法》界定的主體僅三類: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在判斷一個主體是否是《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的主體時,應當以是否從事經營活動為標準。上述三類主體應該做廣義的理解,因為不僅合法的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而且非法的主體或者有資格但是越權的主體或者是禁止從事經營的主體事實上從事了經營活動的均應當認定為“經營者”。
行為主體是經營者。所謂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非經營者不是競爭行為主體,所以也不能成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但是在有些情況下,非經營者的某些行為也會妨害經營者的正當經營活動,侵害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這種行為也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對象。比如,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利妨害經營者的正當競爭行為就是這種類型。
1、一般主體:按照中國《民法通則》第36條的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我國的法人有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四類。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法人。機關法人是國家機關,包括黨的機關、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這些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所以不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主體。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一般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是按照企業法人登記法規登記以后即可以從事營利活動。
“其他經濟組織”,是指以經營商品或者服務為主要宗旨,合法成立,具有一定組織機構和財產,但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
自然人在市場活動中的基本作用是作為消費者參與商品交換關系,但是并不排除其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充當經營者的角色,從事營利性活動。
2、特殊主體:包括非法經營主體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
二、行為表現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第二個構成要件為經營者在客觀上實施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競爭,通常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者在相關市場上有意識地開展競賽和爭奪消費者的行動。“不正當”則具有較大的主觀判斷性。但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則界定了相應的具體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包括:混淆行為、強制性交易行為、行政強制經營行為、商業賄賂行為、虛假宣傳行為、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低價傾銷行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行為、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詆毀商譽行為、招標投標中的串通行為。
三、權益受損
合法權益指的是其他經營者依法受到保護的權利和利益。
不正當競爭行為與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之間還應當存在因果關系。
四、主觀過錯
根據我國民法的一般原理,侵權責任的承擔應當以過錯為要件。因此,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經營者應當具有主觀的過錯。但是,受害的經營者要證明對方具有故意或者過失往往比較困難。如果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但是卻不能證明對方的過錯而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是違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宗旨的。因此,應當對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采取過錯推定的原則,以便利受害的經營者與不正當競爭行為作斗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北京房屋租賃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4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