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撞死人,可能是由多種情況引起,其定罪量刑的標準也根據當事人的主觀意圖以及客觀事實等綜合判定。其產生的賠償責任,和相關的刑事處罰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討論:
1.如果駕駛人在行車時正常行駛,而行人違反相關交通道路管理規定,導致車輛撞死行人,那么駕駛人承擔的責任是很少的。駕駛人一般會受到行政處罰,不會受到刑事處罰,因為受害者的死亡結果是他自己的違規行為導致的,如果將責任推卸到駕駛人身上,那么駕駛人員對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相關規定沒有預見性,同時還可能助長行人在道路上肆意行走的不安全行為。
2,如果駕駛人員在駕駛途中有輕微的違規行為,造成撞死行人,駕駛人員將承擔100%的賠償責任。比如說駕駛人員,在經過彎道的時候沒有減速,而且控制不了自己的行車速度導致撞上了行人,此時駕駛人員是對自己車技的盲目信任,需要打擊駕駛人員的違規行為,但是駕駛人員并沒有主觀故意,其危險后果也沒有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所以一般不會被判刑,但是其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不可避免。
3.如果駕駛人員有嚴重違反道路交通規定的行為,且行為是刑法所明令禁止的,一般駕駛人員會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且你不免除民事賠償的義務。比如說駕駛人員是醉酒駕駛,一般醉酒駕駛的人員其反應力會下降,在駕駛的過程當中其危險性增加,此時不論駕駛人是否清楚醉酒駕駛會違反刑法的規定,但是其侵害受害者的法益是事實。即使雙方在民事后就民事賠償部分達成了和解,寫受害者親屬對肇事者的行為已經諒解,但是也不等于肇事者免除了刑事處罰,只能說諒解事實在定罪量刑時可以酌情予以考慮減輕或從輕處罰。此時肇事者不僅面臨民事賠償,可能還會涉及行政罰款。
4.如果駕駛人撞死他人是故意所為,也就是說其主觀已有故意殺人的動機,而僅是采取了駕車撞人的手段。那么這種情況必然會認定為侵犯了他人生命的法益,應當承擔刑事處罰,且該行為主觀惡意較大,其侵犯的是生命權的反應,按照一般規定,應當處以無期,或者是死刑的處罰。
對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的行為,導致受害者死亡的,根據其交通肇事后的行為綜合判定應當處以的刑法。比如交通事故,肇事后因為害怕的心理而逃逸,造成受害者流血過多或其他情形死亡的;或者是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為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將受害者,成立于其他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造成受害者死亡的,這兩種情況,其主觀動機和行為有差異, 故定罪量刑應當區別討論。
所以發生交通事故后,并不是任何情況都會觸犯刑法,在事故后應當盡快聯系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解決,如果發現人員傷亡的應當盡快聯系相關醫院。
開車撞死人判幾年?
開車撞死人要坐牢嗎?
開車撞死人要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