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過失殺人罪要判幾年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怎么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分別是:
1、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
2、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首先,無論從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客觀行為,還是社會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其次,對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的預見,要求行為人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和辨別能力。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知識水平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對自身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的認識,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們是限制行為能力(含責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們對過失行為負刑事責任。
3、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索;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
4、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受刑法打擊。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過失殺人的話按照法律規定是要被判刑的,如果認定過失殺人罪是有幾個方面來判斷的,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事故傷殘評定賠償證據
2020-11-14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再保險公司
2021-01-15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