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如何起訴
適用的法律復雜,要看具體情況。一般為找出具體原因(誰是責任主體)、收集證據、拿上起訴狀到當地法院起訴。
房屋漏水該怎么辦
先在漏水最嚴重的位置進行原因排查,分析出具體是什么原因漏水:
1、外墻漏水。那必須找物業解決問題,因為外墻漏水修補起來很麻煩
2、衛生間、廚房、陽臺漏水,那就是防水沒做好,那就要將地面地磚或者衛生間沉箱拆掉,重新找平做防水,再貼磚,貼磚的時候盡量小心,不要將防水層刮掉,還有就是需要注意地面與墻面接口位置防水的接口位置,盡量往上刷點,不要就只是刷地面
3、水管漏水,那要排查出哪個位置水管破了,找出自己當初水電鋪設的竣工圖,對照找出水管走向,然后排查漏水位置,將小范圍的地磚拆除,然后將水管重新修補好,水壓測試,沒問題的話那就可以重新鋪磚了。(注意最好還有多余地磚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建議看下打大一點,不然只修補一兩塊很難看)
總之,根據實際產生漏水的原因,是因為防水問題、還是水管滲水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進行修補方案確定,不要盲目去做。
1、天花板漏水——天花板上總是有某個地方洇水
天花板漏水和樓上住戶的關系比較大,產生天花板漏水主要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樓上衛生間、廚房的防水層沒有做好。這種情況下,需要敲掉地磚重新做防水。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業主在裝修時,就應該盡量把防水做好。規范施工應該做三次閉水試驗,第一次閉水試驗是在裝修工人進場前;改水改電后,衛生間和廚房要重新做防水,并且進行第二次閉水試驗;瓷磚貼完后,為了避免瓷磚鋪貼過程中對防水層的破壞,應該再做一次閉水試驗。
第二種情況是:樓上住戶衛生間或廚房的地漏堵塞,積水通過暖氣管的套管漏出,導致天花板被洇濕。維修方法是填實樓上住戶暖氣管和套管之間的空隙,套管和暖氣管之間的空隙填實后再用油膩子填實、抹平。另外,在生活中盡量避免地漏堵塞。
建議:天花板漏水多位于墻角或管道底部,應及時找到出水點,方便補救。
2、墻壁滲水——墻壁洇水、滲水
第一種情況:上水管暗管沒有裝好、水管劣質、鍍鋅管生銹老化都有可能導致漏水。出現這種情況很麻煩,只能哪漏換哪兒,哪換排除哪兒。
第二種情況:淋浴區的輕體墻防水層高度沒有達到1.8米,輕體墻處于常年的潮濕環境下容易受潮。可以在淋浴時轉換噴頭角度,盡量避免噴射到輕體墻上;或者將淋浴噴頭改裝到周邊沒有輕體墻的承重墻上;最好是敲掉墻磚重新做防水。
第三種情況:外墻出現裂縫,造成墻內石棉常年潮濕。墻內石棉吸收雨水后不容易干,長年累月,內墻就會出現洇水、發霉、掉粉。出現這種情況,業主應及時通知物業進行維修,不應該自己解決,避免發生危險。第四種情況:建造房屋時,外墻的施工洞沒有封好。一旦下雨,雨水濺入施工洞導致內墻出現返潮等情況,墻壁干后將出現帶狀或圈狀痕跡。由于施工洞多在煙道、排氣孔內,這種情況就多發于煙道和排氣孔附近的墻壁,發生這種情況應及時向物業反映。
建議:如果是由于鍍鋅管生銹老化產生的漏水,只能在漏水處安接鍍鋅管,而鍍鋅管容易被腐蝕,因此最好將鍍鋅管全部換掉。
3、窗邊滲水
一到下雨天,窗邊就滲水,導致內墻受潮,進而發霉、掉粉。窗邊滲水最常見的原因是窗框與墻體之間的密封性沒有處理好,遇到這種情況,業主只要用密封膠(一般的玻璃膠即可)把窗框與墻體密封好就可以了。另外,如果外窗臺低于內窗臺也會出現窗邊滲水的情況。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一般由建筑不規范所導致,屬于房屋質量問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及時找物業協商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在打密封膠時,一定要徹底清除原有的密封膠。
律霸網小編為你帶來以上內容。房屋如果漏水,要及時處理問題,否則會對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辦法
2021-02-1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屬于行政合同嗎
2020-12-06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