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損害商業信譽罪怎么判刑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企業的商業信譽進行侵犯,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條?【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構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經營者的商業信譽權、商品聲譽權和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商業信譽”,是指經營者在商業活動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譽。包括社會公眾對該經營者的資信狀況、商業道德、技術水平、經濟實力等方面的積極評價。“商品聲譽”,是指企業投放市場的商品在質量、品牌、風格等方面的可信賴程度和知名度。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不僅關系到經營者在市場上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系到其經濟利益,影響其市場競爭力的高低。所以,對于侵犯經營者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刑法規定為犯罪,予以刑事處罰。
2.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捏造”,是指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虛假事實的行為;“散布”,是指以各種方式在公眾中宣傳、擴散其捏造的虛假事實的行為。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通過新聞媒介等,捏造與散布行為必須同時具備才構成本罪。實踐中,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造謠中傷,低毀競爭對手;歪曲事實,損害競爭對手形象;含沙射影,貶低他人商品,標榜自己商品,等等。只要是捏造并散布了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并造成了他人的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就構成本罪。應當明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商品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或者單位實施的。當然,并不一定非要指名道姓,只要從捏造的虛偽的事實中能夠推斷出被損害的人或者單位是誰,就可以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包括單位和自然人。
4.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且具有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目的。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泄憤、排擠競爭對手等,但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對企業的商業信譽進行侵犯,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酒駕處罰標準
2021-01-17哪些合同必須是無償合同
2020-12-09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