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賣優先原則
所謂拍賣優先原則,是指執行法院在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進行變價處分時,除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外,原則上采用拍賣這種方式。拍賣具有公開性、公平競爭性、國際性等特點,各種競買人通過舉牌競價的方式公開拍賣、不僅有利于賣出高價,實現拍賣物價格的最大化,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債務人的合法權益,實現申請執行人的債權,而且有利于杜絕暗箱操作,防范執行人員濫用執行處分權侵害被執行人利益。相反,變賣措施則缺乏公開性、透明度和競爭性,程序上也比較隨意,不僅不利于執行財產賣得最高的價格,而且容易導致權力濫用。正是基于這種考慮,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執行規定》)第四十六條明確提出了“拍賣優先原則”,強制拍賣被提高到優越于變賣的地位。拍賣規定第二條強調人民法院在處理被執行的財產時,應當把拍賣作為首選方式,實際上再一次重申了拍賣優先原則。
當然,拍賣優先原則的適用也有例外的情形存在。《拍賣規定》在堅持拍賣優先原則的同時,允許采取簡便經濟的變賣方式迅速作出處理,變賣成為拍賣優先原則的必要補充。
二、及時拍賣原則
按照執行不間斷原則,法院在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后,應當迅速及時采取拍賣措施,此即所謂的及時拍賣原則。及時拍賣原則是《拍賣規定》的亮點之一,符合民事執行的效率取向,意義重大。
現行法律制度下,由于查封、扣押基本無期限限制,加上拍賣變賣期間扣除在執行期限之外,導致一些法院執行案件嚴重遲延,經年累月沒有得到執行。一些執行人員存在等待心理,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財產后,遲遲不予拍賣變價,導致被執行人長期無法處分其財產,財產價值貶損,于當事人雙方都不利。
為了貫徹及時執行原則,《拍賣規定》要求執行法院在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后應盡快確定拍賣期日,不能間隔時間過長,務求查封期日與拍賣期日之間保持合理的、適當的時間距離,不能像以往那樣過長。查封、扣押財產后,執行員沒有必要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民訴法第二百二十六條),因為在拍賣日之前或者拍賣開始之前的任何時間,被執行人都可以履行債務(《拍賣規定》第二十條第三項、第二十二條)。從這個意義上說,《拍賣規定》對民訴法第二百二十六條作了限制性解釋,或者改變了第二百二十六條的立法原意,以達到執行程序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
不過,及時執行也要適度,不能操之過急,不能要求執行法院查封之后立即進入拍賣變賣程序。確定拍賣期日時,應當與查封期日之間保留適當的時間:對于動產而言,至少7天;對于不動產或者其他財產權,至少保留15天(《拍賣規定》第十一條)。原因有四:債務人有時間籌措現款清償;提前發布拍賣公告,讓更多的人知悉拍賣的情況參與競買;債務人或第三人有提出執行異議或執行異議之訴的時間;其他債權人有申請參與分配的機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