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進行城市建設和建設其他的公共基礎設施,為了整體的規劃可能會需要對公民正在使用的土地進行征收。法律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征收土地是必須給予公民補償的,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征地補償安置費概念是什么,有哪些規定吧。
一、征地補償安置費概念是什么?
1、安置補助費是指國家在征用土地時,為了安置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并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生活,所給予的補助費用。
2、安置補助費是針對享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民,為保障其被征土地后的生活來源給予的一種生活安置性補償,因此,該項補償歸土地承包權人。
3、征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標準規定。對征用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安置補助費,各地一般按該土地年產值乘以略低于鄰近耕地的安置補助費倍數計算;對征用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地基以及無收益的非耕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4、按照以上規定計算支付的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5、凡是被征土地的承包權人如果同意本集體組織確定的統一安置方案,安置補助費由集體組織統一安排失地農民生活。只要被征土地權人明確表示放棄集體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應直接發放給被征土地承包權人。
國家建設依法征用集體土地時付給被征地者補償所喪失的土地權利的費用。其計算方法是:①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補償費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具體規定。屬于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可按該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6倍計算,征用無收益的耕地不予補償。征用柴山、灘涂、水塘、葦塘、經濟林地、草場、牧場等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標準為該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②征用人工魚塘、養殖場、宅基地、果園及其它多年生經濟作物的土地,按鄰近耕地補償標準計算。③被征用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④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制定。參照建筑造價折多少,補償多少。⑤征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標準為: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菜地,繳納7000-10000元;50萬以上不足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地,繳納5000-7000元;不足10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菜地,繳納3000-5000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以上標準,確定自己的標準。但不得超出以上標準限額。
二、房屋拆遷補償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于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愿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更改。
綜上所述,這就是小編對征地補償安置費概念是什么的解答,對于征地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政府在征收土地的時候一定要符合一定的法律程序,否則就是違反土地征收的相關法律的,當然,如果對于征地的補償標準不滿意,是可以嘗試與政府進行協商的,如果協商不成也不要因為一時意氣而做出沖動的事。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征地補償費發放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2021-01-10公司怎樣轉讓股權
2021-02-11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