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地區存在不少荒地,為了提高荒地的利用效率,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可以拿到荒地的土地使用權,進行開荒農業生產。當政府進行水庫、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往往會征用到農村土地,包括耕地、農田和荒地等。那么開荒地征地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分析。
一、開荒地征地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
從補償款的性質來看。土地補償費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消滅的補償,應歸全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所有。開荒地屬于集體所有,開荒者僅享有承包經營權,土地被征用后,土地補償費當然歸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開荒者作為承包經營權人,其權益已經從青苗補助費中得到補償。
從法律法規的規定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十九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二、征地補償款包括哪些項目?
1、土地補償費,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三、如何解決征地補償糾紛?
1、補償標準爭議,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按照規定,開荒地屬于村集體所有,農民只能取得土地承包權。征地補償款中的土地補償款應該歸村集體所有,涉及到的青苗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開荒地承包農民所有。這就是開荒地征地補償款分配原則。如果農民因為征地補償和政府部門發生糾紛,可以通過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2020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怎樣寫欠條
2021-03-25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開荒地沒有合同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1-02-12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農村安置房買賣是否受法律支持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