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律師實戰辦案資料
代理詞
審判長、審判員:
我們依法接受東莞市厚街鎮xx經濟合作社的委托,擔任其代理人,參加xx經濟合作社上訴東莞市xx實業有限公司土地轉讓糾紛一案的訴訟活動。
根據本案事實和有關法律、法規,代理律師提出如下幾點代理意見,供合議庭參考:
一、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所簽訂的《土地轉讓合同》無效,被上訴人應負主要責任。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是1998年7月5日簽署的《土地轉讓合同》。所以,適用1998年12月29日重新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下簡稱《土地法》)和1991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下簡稱《土地法實施條例》)。
上述《土地法》第二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上述國務院頒布的《土地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明文規定:土地不得“非法轉讓”。土地轉讓的合法程序是:①建設單位持經批準的設計任務或初步設計方案等文件,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②土地管理部門對建設用地申請進行審核,同意后,組織建設單位與被征地單位依法商定土地補償、安置方案;③由縣以上人民政府發給建設用地批準書;④建設項目竣工后,核發土地使用證。該《土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也規定:“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從事非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應當利用原有宅基地;確需另外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必須持有關部門批準文件,向土地所在的村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或者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用地申請,由村民代表會或者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討論通過,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準權限批準。”這里也明確規定,確需使用集體土地者,“必須持有關部門批準文件,向土地所在的村農民集體組織”提出用地申請。
本案被上訴人直接與上訴人簽土地轉讓合同,這已不符合法定程序。被上訴人不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建設用地,未持有國土部門的批準用地文件,也沒有任何建廠的設計方案、圖紙,而要上訴人先辦好《土地使用證》,這顯然是在規避法定程序;其目的,就在于逃避國家應征收的土地轉讓金。所以,本案《土地轉讓合同》無效,被上訴人應負主要過錯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17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國家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用中外合資保安服務嗎
2021-01-04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