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規事故責任認定的依據和劃分標準是什么?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出的具體認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事關事故雙方是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的關鍵,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實際上是對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對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確認,要避免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簡單等同于民事責任的分擔,應將其作為認定當事人承擔責任或者確定受害人一方也有過失的重要證據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必須依法確認事故中各方當事人的法定義務;依法確認各方當事人法定義務的優先原則;確認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認不同的交通事故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應掌握行為責任原則、因果關系原則、路權原則和安全原則。
(一)行為責任原則
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
交通事故認定是確定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術認定,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應實事求是地表述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須考慮法律責任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過錯認定原則。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關系的行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過錯的嚴重程度。其中“過錯的嚴重程度”是以“當事人的行為”為前提的。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先看“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后,確定該行為過錯的嚴重程度”。
(二)因果關系原則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必須認定哪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關于那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與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行為才起作用。
綜上所述,交通法規事故責任認定的依據主要是看事故雙方是否承擔民事責任。責任認定分為三種,主責、次責以及無責。小編提醒,根據交強險的規定,交強險賠付只分為有責和無責,賠付內容主要包括財產損失、死亡傷殘以及住院醫療費用。
單方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交通事故工傷誤工證明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汕頭潮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