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的司機其實主要就是指機動車的實際駕駛者,在車主與駕駛人員分離的情況下,其實很有必要搞清楚車主和司機分別是哪些人,這樣在確定各自責任的時候也才能夠比較準確。那其中發生交通事故司機責任是怎樣的呢?詳細內容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發生交通事故司機責任是怎樣的
根據司機與受害人的過錯程度所劃分的、在排除了受害人應當承擔的責任之后,依法應由車主和(或)司機所應承擔的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司機有重大過錯的,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車主要負什么責任
1、對受害人的責任承擔(對外責任)
此種情況下,車主無疑為用人單位,司機只要是因執行用人單位工作任務致人損害就應由用人單位對受害人承擔侵權責任,司機存在過錯與否在所不問。
2、車主對司機的追償權(內部責任)
車主對受害人進行了賠償后,對司機是否享有追償權,侵權責任法未作規定,但立法者的本意則是傾向于享有追償權(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2009年12月22日)。因此,在用人單位能夠舉證證明侵權行為是由于其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且該行為超出了法律賦予的職權或單位的授權范圍,車主(用人單位)則可以行使追償權。
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紹,各位可以具體了解一下。作為司機和車主,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其實實際需要承擔的責任是不同的。而要是在交通事故方面產生了什么糾紛的話,其實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交通事故逃逸的責任劃分
酒駕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交通事故不符責任認定申請復議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方提出退婚需要退紅包錢嗎
2020-12-22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