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如果政府重用老百姓的土地,應對被征地人員給予一定的補償。征地補償關系到被征地人員的切身利益,在實際的征地補償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爭議從而需要訴訟至法院,由法院進行裁決處理。我國除了刑事訴訟之外,還包括了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那征地補償屬于哪類訴訟?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說明。
一、征地補償屬于哪類訴訟
如果是公民和行政機關引起的糾紛,那么當事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且其對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如果是公民和公民之間,或者公民和其他非行政組織,企業之間發生的糾紛,適用民事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二、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區別
(一)中國行政訴訟法的主要特點是:
1、規定被告一方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案件是當事人控告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案件。
2、它解決的糾紛,是政府機關進行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同行政管理相對一方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行政糾紛。
3、它規定的行政訴訟,是法律規范明文規定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控告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訴訟。
4、行政訴訟雙方當事人所爭議的,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
5、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二)民事訴訟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公力性質。民事訴訟不同于其他解決糾紛方式,它是在國家審判權力介入之下,對民事糾紛通過國家的司法程序進行解決。
2、民事訴訟具有嚴格的規范性。民事訴訟活動必須依法進行。依法的含義一是依照民事實體法,二是依照程序法。
3、民事訴訟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民事訴訟活動是分階段向縱深推進的一種活動。民事訴訟活動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活動分為一審階段、二審階段、執行階段和審判監督階段。在每一個審理階段里又細分為起訴階段、法庭準備階段、開庭審理階段、制作和宣告判決階段等。一般地說,前階段是后階段的基礎和前提,后階段是前階段的繼續和延伸。
前者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而后者則屬于行政訴訟的范圍,它們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訴訟,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2020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老公出軌怎么樣才算證據
2020-12-08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