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城區律師 番禺區律師 沁源縣律師 掇刀區律師 云和縣律師 公主嶺市律師 修文縣律師
政府征地工作的開始不僅僅需要發出征地公告,還需要出臺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符的征地補償政策,以此為依據在經濟上給予被征地者一定的補償。而作為被征地者就需要對征地補償政策有所了解,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那么2017巴東縣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說道說道。
巴東縣征地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湖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湖北省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的通知》(鄂政發〔2014〕12號)、《湖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公布征地補償安置倍數、修正系數及青苗補償標準的函》(鄂土資函〔2014〕242號)、《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巴東縣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巴政規〔2015〕1號)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依法征收或征用本縣行政區域內集體土地,需要使用國有農用地的,參照本辦法執行,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
國家和省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對征地補償安置標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縣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全縣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縣國土資源局為全縣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實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縣直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和權限對土地征收或征用的補償安置工作實行分工負責。
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履行征地程序,辦理征地報批手續,簽訂征地協議,組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和中介測量機構遴選工作。項目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負責與被征地戶簽訂征地安置協議,履行征地補償安置職責,做好矛盾糾紛調處及維穩工作。縣住建局負責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對違法建(構)筑物予以認定,指導地上建(構)筑物及附屬設施的調查評估和認定。縣林業局負責被征土地上的林木調查登記、林地報批和辦理林木砍伐許可手續、林地核減、變更或注銷《林地承包合同書》《林權證》。縣農經局負責被征承包耕地的核減,變更或注銷《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書》《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縣人社局、民政局負責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縣財政局負責征地補償安置資金的落實、資金運行監管。縣公安局負責土地征收范圍內村(居)民的戶籍審核工作和維護征地、拆遷正常工作秩序。項目業主和主管單位負責配合土地征收或征用工作。
第二章 征地補償安置
第四條發布征前公告。縣國土資源局將擬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向擬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戶予以公告,發布擬征收土地告知書。在公告發布后,凡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的青苗、林木和搶搭、搶建的地上建(構)筑物及搶裝的裝飾,征地時不予補償;不具有合法產權證書或其他有效證明的建(構)筑物不予補償;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性建(構)筑物不予補償;對突擊分戶,無正當理由違規遷入戶口的不予作為補償安置的依據。
征前公告發布后,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應在征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事項:
(一)審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
(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辦理入戶或分戶,但因婚姻、出生、士兵退伍、學生入學以及刑滿釋放等情況必須入戶的除外;
(四)核發工商營業執照;
(五)批準房屋過戶、土地流轉;
(六)變更房屋、土地用途;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開展實物指標調查登記。由縣國土、住建、農業、林業、農經等部門會同項目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鄉鎮財政所、村(居)委會、有資質的測量中介機構、被征地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參與,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按照各自職責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被征地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在征地現狀調查過程中,被征地戶拒絕征地現狀調查確認的,縣公證處負責采取攝影、攝像等方式進行證據保全,由村(社區)、組代表進行現場指界、證明,并在調查表上簽字確認,作為支付征地補償費的依據。實物指標調查結束后,將調查結果及時進行公示。
對實物指標調查結果有異議的,被征地戶可在調查結果公示七天內提出申請,由實物指標調查專班復查;仍有異議的,由縣級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聘請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復核認定。
第六條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縣國土資源局應會同項目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告知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戶,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縣國土資源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組織聽證。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國土資源部門與村(居)委會簽訂土地征收及補償協議。
第七條公告公示依法批準的征地文件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由縣國土資源局按照規定在被征地村(社區)組公告征地批準事項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第八條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土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經濟林木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第九條征地補償費必須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三個月內全額支付給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集體經濟組織按程序確定征地補償費的分配方案,按方案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征地補償費中應該補償給被征地戶的部分落實到戶,并與被征地戶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條土地補償費支付給享有被征地所有權的集體經濟組織,集體經濟組織如不能調整質量和數量相當的土地給被征地戶繼續承包經營的,應將70%的土地補償費分配給被征地戶用于生產生活安置。
土地補償費中扣除直接支付給被征地戶的部分后,其余部分用于發展二、三產業,興辦公益事業及居民點的公用設施建設。
第十一條安置方式主要采取貨幣安置、農業安置、養老保險安置、留地安置和入股經營安置,鼓勵外遷安置和投親靠友,原則上以貨幣安置為主。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安置政策按縣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補償費根據實物指標調查結果,依照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標準,支付給地上經濟林木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
第十三條資金撥付。撥付征地補償費時,村(居)委會應向縣國土資源局提出申請并開具集體經濟組織收據,縣國土資源局核定后向縣財政局申報,縣財政局審核后將資金撥付到鄉鎮財政所,鄉鎮財政所審核無誤后將被征地戶補償費采用“一折通”直達被征地戶,集體補償費撥付到村(社區),村(社區)按規定用途和程序使用。
第十四條征地補償費必須實行專帳管理,依法定期向村(居)民公布征地補償費的使用情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克扣、侵占和挪用征地補償費。縣監察、審計、財政、國土、農經等有關部門,對征地補償費的運行、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征地補償費不得用于償還集體經濟組織的債務、銀行貸款、上交稅款、發放工資等。
第十五條集體經濟組織與被征地戶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時,應同時將被征地戶的《林地承包合同書》《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書》《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土地使用權證》等證書收回,依法按相關程序辦理變更或注銷手續。
第十六條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征地補償安置倍數、修正系數按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標準執行。具體標準詳見附件1。
第十七條地上經濟林木補償以實物指標調查為準,具體補償標準見附件2。同一土地上種植多種經濟林木的,只按主要品種計算,不得重復計算。園地上的林木一律按面積計算。
第十八條集體土地上的地上建(構)筑物由項目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委托中介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按市場重置價進行補償。城鎮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及建(構)筑物按《湖北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80號)補償。
第三章 臨時用地補償
第十九條臨時用地的范圍,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工程建設施工臨時用地,包括工程建設施工中設置的臨時攪拌站、預制場、材料堆放場、施工道路和其他臨時工棚用地、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取土場、棄渣(土)場、架設地上線路、鋪設地下管線和其他地下工程所需臨時使用的土地;
(二)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需要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勘測所需使用的土地;
(三)搶險、救災等需要緊急使用的土地;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臨時用地。
第二十條臨時用地的管理。
嚴格用途管理。經批準使用的臨時用地,用地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臨時用地的批準用途;不得擅自將臨時用地出賣、抵押或轉讓給他人。
不得在臨時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構)筑物。征收、征用在臨時用地批準使用期限內的臨時建(構)筑物按照附屬物和附屬設施補償標準執行,超過臨時用地使用期限的臨時建(構)筑物由用地單位和個人自行拆除,不予補償。
搶險救災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適時按規定補辦臨時用地審批手續。臨時用地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工期較長確需延長期限的,須按有關規定程序辦理延期用地手續。
第二十一條臨時用地的補償。
(一)臨時用地占用青苗、經濟林木、建(構)筑物的按照第二章有關標準進行補償。
(二)臨時用地使用有收益的農用地的,補償費應按照“征地統一年產值×臨時用地面積×影響年限×折算系數”進行確定。影響年限界定為臨時用地經批準使用之日起至土地恢復原貌之日。
(三)土地復墾費按照土地復墾方案確定的金額足額預存縣財政專戶,由縣國土資源局監管。
(四)臨時用地造成永久性破壞無法復墾的,按照只補不征的原則,參照永久性征地補償標準執行。臨時用地到期后,土地仍屬原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由集體經濟組織集中使用。
第二十二條臨時用地復墾,按照“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用地單位為土地復墾責任單位。臨時用地使用期限屆滿時,復墾義務人應在規定期限內,嚴格按照土地復墾方案確定的復墾方向、復墾標準、技術路線實施土地復墾,履行土地復墾義務。土地復墾竣工后,縣國土資源局應及時組織有關部門驗收。預存土地復墾費按照監管協議約定的辦法使用。對于造成永久性破壞無法復墾的按照第二十一條第四款的規定執行后將預存的土地復墾費予以退回。
第四章 附則
第二十三條在規定的時間內清除青苗、經濟林木,拆除建(構)筑物,并及時交付土地的,可以對被征地戶和單位給予一定的獎勵。具體獎勵標準由拆遷主體(責任)單位制定,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二十四條加強征地補償安置資金管理。對截留、挪用、貪污征地補償安置資金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因玩忽職守、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由縣國土資源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在有效期內,如國家、省、州出臺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縣人民政府將結合本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對征地補償安置標準進行修訂。
第二十七條原有關巴東縣征地補償安置文件同時廢止。
本辦法實施前已批準并實施征地補償安置的用地項目仍按原征地補償安置標準執行。
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所以各地的征地補償標準也會有所差異,故而巴東地區被征地者的征地補償只能依據2017巴東縣征地補償標準來核算自己的征地補償。由于征地補償的核算項目較為繁瑣,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詢拆遷辦后再行核算。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顏恩超律師,1976年生,浙江寧波人。法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副主任律師,高級合伙人,刑事事務部主任,婚姻家庭事務部主任。 從事法律行業多年,法學理論功底深厚,辦案實踐經驗豐富,熟悉寧波本地司法環境,同時與社會各界有著廣泛的交往和聯系。顏恩超律師具備超強的思維能力、盡心盡責的辦案態度,在多年辦案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辦案風格。并深知“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的道理,視“誠信、責任、聲譽”為生命,接待咨詢客觀坦誠,分析案情鞭辟入里,多年來一直深得當事人的信任。 工作作風:認真、負責、扎實、嚴謹,待人熱情誠懇,平易近人,全心全意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執業信條。 辦案特色:顏恩超律師擅長辦理重大、疑難、復雜的各類案件,辦案思路清晰、應變敏捷,善于捕捉證據細節,綜合分析案件事實,法庭辯論攻防兼備,辯護意見有破有立,語言表達言簡意賅、不冗不漏。無論是作為原告方的律師還是作為被告方的律師,均以“當事人權益至上”為原則,全力維護當事人利益,深受廣大當事人及其親友的交口贊譽。 突出優勢:深厚扎實的法律功底,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細致務實的工作作風,靈活創新的工作方法,誠信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