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內又犯被判處一定的刑罰之罪的罪犯。
法律咨詢:
您好,被判處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緩刑考驗期滿后五年內又犯當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不是累犯?
律師解答:
否定論的論據來自于法律條文本身。先看刑法第七十六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否定論單純認為,既然“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那么就等于沒有處以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不具備成立累犯的前提——前罪必須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因而不構成累犯。
肯定論的理由有三:一是符合法理。刑法教材及有關刑法理論書籍均闡明:緩刑不是獨立的刑種,不能單獨存在,它只是有關刑罰的一種執行方式,依附于原判弄罰。因此,緩刑的法理意義應是原判刑罰的具體執行方式,緩刑考驗期滿,只能意味著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
二是刑法章節的編排順序也說明了理由一是正確的。刑法總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了刑罰的種類: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共計五種主刑,以及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和適用于外國人的驅逐出境共計四種附加刑。緊接著的第四章為刑罰的運用,用八節規定了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數罪并罰、緩刑、減刑、假釋和時效共計八個內容——緩刑位列其中;
三是同類性質法律條文的有關表述證明刑罰的運用只能是原判刑罰的具體執行方式。同屬刑罰運用性質的假釋有關條文就規定得比較科學,沒有引發類似爭議。先看刑法第八十五條: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予以監督,如果沒有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假釋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并公開予以宣告。顯然,該條文中“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這一表述將假釋定性為原判刑罰的具體執行方式,符合法理,科學準確,具有借鑒意義。這足以說明刑法第七十六條本身不科學,進而產生了錯誤的指導作用。
從討論的角度出發,可以指出否定論的許多不足,但刑法第七十六條本身的誤導也難辭其咎。因此,筆者建議應仿照刑法第八十五條的表述方式,將該條修改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并公開予以宣告。
相關法律知識:
累犯是一種再犯罪的事實
累犯在客觀上表現為再次犯罪(一般累犯兩次必須都是故意犯罪,特殊累犯則沒有要求),具有再犯罪的事實。犯罪人如果沒有再次犯罪,就無累犯可言。因此,再次犯罪是累犯構成的事實前提。累犯雖然是再次犯罪,在一般情況下,它和再犯還是有所不
同的。再犯,又稱為重新犯罪,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再犯包括累犯。在一定意義上說,累犯也是再犯,是一種特殊的再犯,累犯是再犯中最嚴重者。狹義上的再犯是指累犯以外的其他重新犯罪的人。累犯作為一種再犯罪的情形,它與前科具有一定的聯系。前科是指曾被法院認定有罪并被判處刑罰的情形。凡是曾被法院依法定罪并被判處刑罰的人,均是有前科的人。因此,累犯以犯罪人有前科為前提。當然,累犯必定是有前科的人,有前科的人卻未必都是累犯,應當加以注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有權利截留征地補償款嗎
2020-12-10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青苗補償標準有什么規定
2021-03-21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