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數罪并罰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必須是一行為人犯有數罪。數罪并罰的前提是一人犯有數罪。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構成數罪,則不能為了對其加重處罰而適用數罪并罰。此處的數罪,是指實質上的數罪或獨立的數罪。
第二,一行為人所犯數罪,必須發生在法定的時間界限之內。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并非任何時候的實質數罪都需并罰,而是限于以下三種情況的數罪適用數罪并罰,即:
(1)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
(2)刑罰執行過程中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
(3)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第三,必須在對數罪分別定罪量刑的基礎上,依照法定的并罰原則、范圍與方法,決定執行的刑罰。
二、數罪并罰的原則
所謂數罪并罰的原則,是指對一人所犯數罪合并處罰所依據的原則。簡單地說,就是對數罪如何實行并罰。有以下幾種原則:
1、并科原則。并科原則,是指將一人所犯數罪分別宣告的各罪刑罰絕對相加、合并執行的合并處罰原則。
2、吸收原則。吸收原則,是指在對數罪分別宣告的刑罰中,選擇其中最重的刑罰為執行的刑罰,其余較輕的刑罰被最重的刑罰所吸收,不予執行的合并處罰原則。
3、限制加重原則。限制加重原則,是指以一人所犯數罪中法定(應當判處)或已被判處的最重刑罰為基礎,再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對其予以加重作為執行并罰的合并處罰原則。
我國刑法在第69條從總體上確立了限制加重原則,同時兼顧考慮了并科原則和吸收原則,具體來說:
第一,對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為有期自由刑、拘役或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則。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本身都有一定的期限,因此,在數刑的綜合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是比較恰當。但是,如果總和刑期過高,決定執行的刑罰就可能過長,因而我國刑法對最高刑期加以限制,即管制最高不能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0年。
第二,對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的,采取吸收原則。數罪中宣告幾個死刑或最重刑為死刑的,僅應決定執行一個死刑,而不得決定執行二個以上的死刑或其他主刑。數罪中宣告幾個無期徒刑或最重為無期徒刑的,執行一個無期徒刑,不執行其他刑罰。因為無期徒刑是剝奪終身自由的刑罰。一個人的終身自由被剝奪后事實上已不可能再執行其他刑罰。同時,作為數罪并罰的原則,也不允許將兩個無期徒刑合并升格為死刑。因為無期徒刑是剝奪自由的刑罰,死刑是剝奪生命的刑罰,兩者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第三,對判有附加刑的,一般采取并科原則,附加刑仍須執行。數罪中主刑不論執行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因為附加刑與主刑的性質不同,不妨礙并科。
三、適用數罪并罰的不同情況
根據刑法第69條、第70條、第71條的規定,適用數罪并罰有以下三種情況:
1、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并罰
刑法第69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20年。如果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
必須注意,如果判決宣告以前發現的數罪為同種數罪時,是否應當并罰?對此,立法上并未作出明確規定,通行的見解是,對于判決宣告以前發現的同種數罪,原則上無須并罰,只要在特定犯罪的法定刑范圍內作為一罪從重處罰即可以實現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原則。但是,當特定犯罪的法定刑過輕,且非并罰即難以使刑罰結果與罪刑相適用原則符合時,在法律未明文禁止時,也可以有限制地對同種數罪實行并罰。
2、判決宣告后發現漏罪的并罰
刑法第70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處,把前后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69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簡稱之為“先并后減”的計算方法。
3、判決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罰
刑法第71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69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也就是說,首先應從前罪判決決定執行的刑罰中減去已經執行的刑罰,然后將前罪未執行的刑罰與后罪所判處的刑罰并罰,決定執行的刑罰。此種計算刑期的方法稱為“先減后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孟輝 國家三級(中級)律師 ·工作地域:安徽, 中國 上海,中國 ·聯系方式:19965226534/18856159515 ·郵箱:18856159515@163.com 執業領域 王孟輝律師的執業領域為民商事訴訟、仲裁和家族財富管理以及合同糾紛處理,尤其在婚姻家事糾紛、家族財富傳承、合同糾紛、鐵路有關糾紛、房地產與建設工程等業務領域,具有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熟知法院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規則與實務操作流程,能夠通過靈活運用爭議解決手段,為當事人提供切實可行的綜合解決方案,并最終實現當事人的目的。 王孟輝律師兼具傳統民事與現代商事法律思維和實務經驗,擅長處理重大疑難復雜民商事案件,對案件具有敏銳的專業洞察力與深入獨到的理解認識。王孟輝律師辦理過高凈值人士婚姻繼承糾紛、大型國企與民企糾紛、鐵路糾紛、建設工程類糾紛、金融票據糾紛、金融借款糾紛、互聯網侵權糾紛等諸多疑難復雜案件,處理的重大案件所涉標的額累計數百億元。其服務的客戶包括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金融機構及高凈值人士,不僅為客戶提供專項爭議解決法律服務,而且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 王孟輝律
環境侵權人要承擔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0-11-19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股權轉讓
2021-03-15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