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詐騙作為一種新型詐騙方式,給不少人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網絡詐騙是違法犯罪行為,人民群眾遭遇網絡詐騙,如果金額較大的話,應該保留相關證據,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那么,網絡詐騙多久可以立案?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
一、網絡詐騙多久可以立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二、網絡詐騙立案的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三、網絡詐騙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
綜上所述,公民遭遇網絡詐騙,及時報案是正確的選擇。至于網絡詐騙多久可以立案,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詐騙金額超過兩千元,即構成立案標準,公安機關應該在七天內立案。如果公安機關遲遲不予立案,當事人可以向檢察院投訴,要求檢察院介入調查,畢竟,對于受害人來說,早立案,對于追回損失是有利的。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簽發空頭支票是否構成票據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拆遷房屋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2021-03-11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非農業戶口如何補償
2020-12-06拆遷安置房辦理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3-23非法拆遷維權如何實行
2021-01-18贈送面積真的靠譜嗎
2020-12-09舊城改造,從一個下水道說起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