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罪量刑起點是什么?
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二、會計人員是否對偷稅漏稅違法犯罪負責?
我們一般把對偷稅負有責任的會計人員,理解為直接責任人。會計人員屬于專業人員,會計法本身就賦予了會計以監督的責任,除非特殊情節,否則一般不能借口受領導指使而免責。
對5年內初次實施“逃避繳納稅款”罪的行為,相關法律規定,如果補夠了稅,給予“不予追究”的寬大。但要注意,如果5年內因為逃避繳納稅款被稅務機關進行過兩次行政處罰的,則失去了這一寬大的機會。
這就告訴我們,不要小看一個小金額的偷稅被查處,雖然經濟損失不大,但會影響未來在刑事追責上的這個寬大機會。另外,公司如果偷稅數額巨大,被查處后直接破產甚至無力補交稅款,則也會自然喪失寬大機會,此時誰再說“不愛錢”我就會跟他急,有錢才可以銷牢獄之災,沒錢就很有可能坐牢。
涉稅的刑事責任,除了偷稅,還包括暴力抗稅、欠稅時轉移財產、虛開發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所以,出于對刑事責任的謹慎,經營者與會計都必須在頭腦中拉起一根警戒的紅線。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人員每天負責資金出入和做賬,應該嚴格遵守會計準則,不做假賬,一旦參與偷稅漏稅活動,其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法院對企業方面判處罰金,按照偷稅的數額計算,對相關責任人員判刑,從拘役到有期徒刑不等。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新刑法修改了偷稅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改制后的工齡怎么算
2020-11-23賠償責任和人身侵權責任可否并用
2020-11-22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出讓方可以解除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05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考的核心法條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