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朋友聚會多起來,喝酒助興自然也少不了。律霸小編提醒,有4種情形的勸酒行為將承擔法律責任。律霸小編了解到,許多法院都辦理過多起因勸酒引發的賠償案件。
2014年3月14日晚,有人喊羅先生去一餐館吃飯。用餐過程中,羅先生突然不對勁了,整個人陷入意識模糊。醫院診斷發現,羅先生主要是高血壓腦出血以及一些并發癥。很長一段時間里,羅先生近乎植物人。經過近兩年的治療,他才逐漸康復。
羅先生妻子得知,當晚參與聚餐的人都喝了酒。她認為自己丈夫也是因喝酒才導致病發,所以將當晚邀請丈夫聚餐的吳女士及最終買單的邱先生一起告到了法院。
4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參加宴請中,如果飲酒出事,有4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首先,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其次,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安全護送醉酒者。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最后,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做到這些可幫你免責:
1、文明喝酒,健康喝酒,摒棄舊的、不好的習俗和風氣,做到不勸酒,不以酒作為聚會的主角,從根本上杜絕飲酒安全隱患。
2、若席間已經有人飲酒過量,那么,同席的人一定要做好安全注意工作。對醉酒者,應安全護送其到家,并通知其家屬進行陪護。若沒有家屬在場,應安排好人在場陪護到酒醒,或者通知其家屬領回。
3、注意保留相關證據
聚會的組織者可以提供消費清單,證明上面沒有足以使人醉酒的酒水,以此主張免責。同時,聚會的參與人也要注意保留自己沒有強制性勸酒的證據,以及聚會后已經盡到相應的安全注意義務的證據,如護送回家的出租車發票,通知家屬的電話通話清單等。
年底聚會增多,酒桌上,我們要做到適量喝酒,不勸酒、不灌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定額發票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1-02-08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