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兇器是怎么定義的
對刑法中規定的兇器,在實踐中有不同的理解。不應單純按照生活常識進行泛化的理解,而應根據法律規定進行規范化解釋,即將國家管制類器械以外的兇器限定為行為人為實施犯罪而攜帶的其他器械。
一是司法實踐易于把握。兇器一詞本是生活用語,但在理解刑法用語時,要與一般國民生活用語有所區別。將日常生活中一些帶有殺傷可能性的器具理解為兇器,會使兇器的認定在法律上過于泛化,司法實踐也不好把握。我們知道,任何器具都可能造成人身傷害,一支小小的牙簽都不例外,但不能說,只要能造成人身傷害的器具,都是兇器。但從行為人攜帶的目的上認定則易于司法實踐把握,即行為人只要是出于犯罪目的而攜帶就可以認定為兇器。
二是已有相關立法例。攜帶兇器搶奪是指行為人隨身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進行搶奪或者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其他器械進行搶奪的行為。行為人隨身攜帶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搶奪,但有證據證明該器械確實不是為了實施犯罪準備的,不以搶劫罪定罪;行為人將隨身攜帶兇器有意加以顯示、能為被害人察覺到的,直接適用搶劫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基于此,辦案中應該嚴格將兇器界定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國家管制類器械,如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二是為實施犯罪而攜帶的其他器械,如磚頭、菜刀等。這些器械并非國家管制類器械,要認定其是否屬于兇器,就必須結合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如果行為人為實施犯罪而攜帶,就應認定為兇器。因為,在這種情形下,雖然器械本身沒有反映出違法性,但實施犯罪的意圖反映了其兇器的本性。如果行為人攜帶其他器械的不是為了實施犯罪,也實際并未顯示或使用,就不應認定為兇器。如木匠下班途中,臨時起意搶奪路人,其所隨身攜帶的刨子、鑿子等并非為犯罪準備,且并未顯示或使用,就不應認定為攜帶兇器搶奪。
有問題需要溝通解決,要是對于其中內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在線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什么是保全
2021-03-03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鹽城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5如何認定安置對象
2020-12-26女兒嫁出去了戶口也遷出去了娘家拆遷有繼承權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