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撿拾物品不還是否構成犯罪(《民法通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拾得遺失的物品不歸還的,是屬于不當得利的行為,一般不構成犯罪的。但如果經起訴后,拾得人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書,情節嚴重的,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二、不當得利之債的效力
不當得利成立后,在受益人和受損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即不當得利之債。不當得利是不當得利之債的發生根據,而不當得利之債是不當得利的效力。
不當得利之債的內容就是受益人返還不當利益的義務與受損人請求返還不當利益的權利。所以,不當得利的基本效力為受損人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受益人的返還范圍因其是否為善意而有所不同,具體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受益人為善意時,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時不知道沒有合法根據時,其返還利益的范圍以利益存在的部分為限;如果利益利益已不存在,則不負返還義務。所謂現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態,如果形態改變,其財產財產價值仍然存在或者可以代償的,仍然屬于現存利益。
第二,受益人為惡意時,即在取得利益時,明知沒有合法根據時,其返還,利益的范圍應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時的數額,即使該利益在返還之時已經減少甚至不復存在,返還義務也不免除。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受益人明知其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卻仍然置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于不顧,法律對此沒有加以特別保護的必要。
第三,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時為善意,嗣后為惡意的,其返還范圍應以I惡意開始之時存在的利益為準。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條?【不當得利定義】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拾得遺失的物品不歸還的,是屬于不當得利的行為,一般不構成犯罪的。但如果經起訴后,拾得人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書,情節嚴重的,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