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遺產是繼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可以依法轉移給他人的個人合法財產。
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條規定: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有價證券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等。第四條規定: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對承包所投入的資金和所付出的勞動及其增值和孳息,由發包單位或者接續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價、補償,其價額作為遺產。從《繼承法》及其《意見》可以看出,死亡賠償金并沒有包括在所列舉的遺產范圍之內。
二、死亡賠償金也不符合遺產的構成要件
1、遺產是公民死亡時尚存的個人財產。公民死亡的時間是劃定遺產的特定時間界限,死亡賠償金是公民因人身損害事故死亡之后才發生的,而不是公民死亡時所遺留的,因此不是遺產。
2、遺產是公民的合法財產。遺產必須是公民依法可以擁有的財產和有合法根據取得的財產。而公民只有在自己生命存在的情況下,才能通過行使一定的民事行為,合法取得財產所有權,但由于加害人支付死亡賠償金時,該公民已經死亡,也就不是通過親自行使民事行為而取得該款項的所有權;由于死亡賠償金是在公民死亡之后才由加害人支付的,該公民無法將其作為生活資料或生產資料進行使用,也無法對該費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同時,公民不能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合法財產所有權,否則,不但違反了法律規定,而且有悖于社會的公序良俗。因此,死亡賠償金不屬于受害人的個人合法財產。
3、任何公民都可以在生前立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如未立遺囑,死后也可以依照法定繼承原則分配該公民的遺產,而公民在生前無法也不可能處分自己的死亡賠償金。
4、如按遺產處理死亡賠償金,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也有權分得該項的一部分,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指的是《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的兩種人,即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而且根據《繼承法》第33條的規定,如按遺產處理死亡賠償金,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這有悖于立法上設立死亡賠償金的目的。
三、死亡賠償金不是死者的遺產
民的遺產不包含公民在人身損害事故中死亡時事故責任者支付的死亡賠償金,而且人身損害事故中的死亡賠償金是事故責任者在死者死亡后,按照規定支付給死者家屬的。死亡賠償金在死者生前或死亡時并不存在,所以按照《繼承法》及其《意見》的規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死亡賠償金不是死者的遺產,死亡賠償金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給其親屬所造成的物質性收入損失的一種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遇上拆遷,租客損失如何補償
2021-01-30將別人的隱私發網上如何處理
2020-12-16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商業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土地轉讓稅費有哪些
2020-11-15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濟南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樣規定的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