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入個人信息屬于犯罪行為嗎
買入個人信息屬于犯法,是否構成犯罪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1、必須先明確一個概念,什么是公民的個人信息:
目前法律上對公民的信息尚無權威的界定,但在司法實踐中,通常認為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職務、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密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個人社會活動空間的拓展,個人信息的內容會更加豐富,采用列舉式的方法顯然無法窮盡。
對個人信息的定義,應同時考慮個人意愿與社會評價。具體而言,首先,必須是本人不希望為一般人所知曉的個人信息,重要的是,要看披露這些信息是否違背公民個人意愿,且足以影響其現有平穩生活。
2、收集的主體及程序:
必須是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保險、房地產銷售或中介、汽車銷售、技能培訓、招聘網站、獵頭公司、各類中介機構、市場調查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收集、保存、管理的公民個人信息,如果是非法成立的單位或個人,即便獲取個人信息的手段貌似合法,也只能認定為“非法獲取”,
3、非法獲取行為的認定
所謂非法,應理解為“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行為手段應與竊取具有大致相同的危害性,因而,除竊取(包括偷拍、秘密錄音、秘密跟蹤調查等)之外,通過騙取、利誘、脅迫、搶奪、搶劫、恐嚇、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系統等法律明文禁止的手段而獲取的,均可視為“非法獲取”。
但在認定時,必須考慮社會現實,最為典型的就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很難說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甚至不排除會有人利用這種便捷方式以達到個人目的乃至非法目的。但在現行法律體系下,只要不是利用職務之便,不是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沒有超出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正常限度而嚴重影響他人的平穩生活,就不應認定為非法或犯罪。
實際上雖然個人信息確實可以通過買賣交易來獲得相當大的利潤,?但是這樣的行為手段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時候是屬于違法犯罪的可以說這樣的行為嚴重的侵害了受害人的隱私權以及尊嚴,?建議發現個人信息泄露的請及時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計算標準,制造假幣怎么處罰
2021-02-26房屋群租違法嗎
2020-12-27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哪些人不能成為土地承包共有人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