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過程中,與案件相關的人,雖然不會直接成為案件的原告、被告,但在對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又會涉及到他們的利益,因此往往是作為第三人存在的。在行政訴訟中也是有第三人,那哪些人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第三人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 行政訴訟第三人的定義
《行政訴訟法》第2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由此可見,行政訴訟第三人是指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申請參加訴訟或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二、哪些人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第三人?
第三人總體上可以分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證人型第三人。
所謂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訴權但在法定期限內沒有提起訴訟 ,而是參加到他人提起的行政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行政處罰案件中未提起訴訟的共同被處罰人。
2、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包括人身權、財產權、知識產權等)行為進行處罰案件中的被處罰人或者被侵權人。
3、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進行裁決案件的當事人。
4、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五條的規定,聯營企業、中外合資或者合作企業中的一方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另一個可以作為第三人。
5、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六條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人不服行政機關處分其土地的行為提起訴后,該土地的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權人可以作為第三人。
6、根據《最高法院行訴法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非國有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不服其企業被行政機關注銷、撤銷、合并、強令兼并、出售、分占或改變企業隸屬關系的,該企業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被告型第三人是指其訴訟地位相當于被告的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主要有:
1、應當追加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行政機關。
2、與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行政行為的非行政機關。
3、復議機關或作出行政行為的原行政機關。
證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主要作用是協作法院查明案件事實的第三人。主要有:
1、與原告的被查處行為有批準關系的行政機關。
2、被行政機關賦予某種權利或資格的公民或組織。
3、行政機關認為經營者經銷的產品不合格或容量不足,對其進行查處的,該產品的生產者應作為第三人。
4、行政機關認為經營者經銷的散裝產品份量不足對其進行處罰,則該經營者使用的度量衡等標準器具的生產者可作為第三人。
可以說不同類型的訴訟案件中對第三人的規定都是不太一樣的,其中行政訴訟第三人主要就是上述幾類,各位可以適當了解一下,具體就分為了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證人型第三人。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可以好自己而來的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拆遷補償協議可以從房產局調取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