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發(fā)生后,當事人明知自己發(fā)生了交通事故,為逃避事故責任,故意逃離事故現(xiàn)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一種違法行為。有兩種情況:
1、人和車都在事故發(fā)生后逃離事故現(xiàn)場;
2、棄車逃逸,即當事人將車留在現(xiàn)場,人逃離事故現(xiàn)場。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種性質(zhì)十分惡劣、情節(jié)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為此當事人要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嚴重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終生禁駕。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據(jù)刑法規(guī)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對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力度。
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zhì),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罪后表現(xiàn)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xù),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tài)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lián)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zhì)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綜上可知,如果摩托車撞人后逃逸的話,那么將會受到行政以及刑事方面的處罰。此時,行政上面是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并且終生禁駕。而刑事方面,則就是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當然這還需要因逃逸行為導致他人死亡。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車被扣了怎么辦罰完款才能拿車嗎
2021-03-23公司開空頭發(fā)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非工傷醫(y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2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保單質(zhì)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工資中繳納失業(yè)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nèi)容
2020-12-20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保險公司管理規(guī)定的內(nèi)容是什么
2020-11-16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