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罰沒款滯納金計算日期方式是什么?
罰沒款滯納金計算日期方式是從應當繳納的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日那一天開始來進行計算,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7號)文件第五條的規定:“對納稅人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期限或者未按照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繳納的稅款,滯納金的計算從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繳納稅款之日止。”
二、性質界定
滯納金是指稅務機關基于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事實,而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一定比例的附帶征收。各國法律對滯納金的法律性質的認定并不一致,大體包括以下幾種:
1、損害賠償說。該說認為,稅收債務是一種公法上的金錢給付之債。當清償期屆滿時,如果納稅人不能如期履行義務,就會構成遲延履行,進而給債權人帶來損失,需要通過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等方式加以彌補。基于此,滯納金的比例不能太高,雖然其可以高于金融機構貸款的利息率,但是大致不能超出民間借貸的利息率太多。
2、行政處罰說。該說認為,滯納金是稅務機關對于納稅人未及時繳納稅款的一種經濟制裁措施。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滯納金具有懲罰性,滯納金即罰款。
3、行政秩序罰說。依照此說,滯納金是對納稅人過去違反稅法義務行為的制裁。如果按照這種理解,滯納金與罰款實際上沒有任何差別,將滯納金列入稅收附帶債務也沒有合理性可言。
4、損害賠償兼行政執行罰說。該說認為,滯納金主要是一種遲延履行的損害賠償,但同時也兼有行政執行罰的性質。如果滯納金只是一種行政執行罰,那么在征收滯納金的同時,還應該加計利息。然而實際上,滯納金與利息從來不會同時課征。
可以看出,以上學說多是從行政法的角度認定滯納金的法律性質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于罰沒款滯納金進行一個計算的話,它有一個明確的日期方面的規定,因為這樣的一種日期的話可以進行準確的滯納金的總體計算金額,否則對于當事人來說的話,不明不白不易于維護權益。
違章罰沒款滯納金如何計算
物業費滯納金如何計算?
購房契稅滯納金怎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