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的原則有哪些?
行政處罰法的原則主要有法定原則、三公原則、適應違法行為原則、一事不再罰原則、結合教育原則、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申訴和賠償原則、處罰追究時效原則。
1、法定原則,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
2、三公原則: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處罰公開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及處罰中的有關內容必須公開。處罰公正原則要求不能違反公正的程序。處罰公平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行政處罰中必須依法裁判,公平地處罰違法行為人。既不能同等情況給予不同處罰,也不能不同情況給予相同處罰。
3、適應違法行為原則
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亦即行政處罰的種類、輕重程度及其減免均應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4、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行為不再罰原則應在四個層面上運作。(1)一行為不再理。(2)一行為不再罰。(3)一行為不再同種罰。(4)一行為不得兩次以上罰款。
5、結合教育原則
行政處罰是法律制裁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制裁,它兼有懲戒與教育的雙重功能。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的適用中應當始終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
6、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民事刑事適用原則是指不免除民事責任、不取代刑事責任的原則。行政相對方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已給予行政處罰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因為行政制裁與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質及對象等是不同的。
7、申訴和賠償原則
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8、處罰追究時效原則
自違法行為終止之日算起,二年內未追究責任的不再處罰。單行條例中另有規定的依規定。
二、行政處罰的定義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罰是比較常見的判罰行為,尤其是通過行政手段對當事人或者公司企業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處理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公正永遠是行政處罰的基礎,只有是公正公平的基礎上做出的行政處罰才是法律法規執行的基礎,如果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有異議,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
2020-12-20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舊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