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基本價值判斷標準是損害的存在。無過錯責任原則歸責的價值判斷標準與其它歸責原則有所不同,并因此與其它歸責原則相區別。無過錯責任原則歸責的價值判斷標準,是已經發生的損害事實,有損害,則有責任;無損害,則無責任。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的要旨,是加重行為人的賠償責任,使受害人的損失更容易得到補償。
2、無過錯責任原則不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責任的構成要件。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以損害結果來確定責任,不考慮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有些學者認為無過錯責任只是在行為人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才可以承擔侵權責任,實屬對立法者的意圖的一種誤解。加害人主觀上即可能有過錯也可能沒過錯,但是加害人主觀上有無過錯對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沒有任何影響。
3、確認無過錯責任構成的決定要件是因果關系。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歸責的情況下,一方面由于決定責任構成的基本要件是誰造成了損害結果;另一方面由于主觀過錯不再是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因此,決定責任構成的基本要件是因果關系。當損害后果和加害行為(或準侵權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時候,侵權責任即可構成。有因果關系者,構成侵權責任,無因果關系者,就不構成侵權責任。
4、受害人在主張權利時,加害人主觀上有無過錯不負舉證責任。加害人也不能以自己沒有過錯為由而主張抗辯。法院在處理有關糾紛時也無須根據具體案情對是否存在過錯問題作出判斷。
5、加害人承擔的責任,并非是絕對責任,加害人也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抗辯事由而主張責任。加害人造成損害后果并不一定承擔責任,加害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受害人的過錯第三人的過錯等事由而提出免責抗辯。
6、在無過錯責任原則中,責任之確定主要從受害人一方的損害程度來考慮,并且對這種責任往往規定有最高賠償限額或限制賠償范圍。法律作出這種規定的目的在于適當限制無過失責任承擔者的責任承擔程度,減輕他們的負擔。
7、無過錯責任原則只適用于法律特別規定的場合,即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才適用。
《民法典》(2021.1.1生效),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以上就是相關的內容介紹,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都清楚了吧。對于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法律特征我們需要了解清楚,才能幫助自己在遇到一些情況之后才能更好的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監事屬于董事會成員嗎
2021-01-05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征地拆遷補償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2020-12-16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