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輕微肇事逃逸追究嗎?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違法行為人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可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2、《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九條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一)情節特別輕微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三)出于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四)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五)有立功表現的。
二、怎么認定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一個主客觀相一致的行為,即行為人除了必須具有逃逸的客觀外在行為方式,同時還必須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發生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為的心態只能是故意,如果僅僅具備離開現場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觀故意,則不能認定為此處的“逃逸”。所以認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把握。
1、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
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2、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
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綜上所述,輕微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也是屬于不告不理的案件,有些受害者在自己沒有記住逃逸者的車牌號的情況下,就稀里糊涂的選擇了默認,如果受害者自己不追究,交管部門不會主動介入。可是,報案之后,肇事逃逸者就有可能會被處以行政罰款,行政拘留和吊銷駕駛證的行政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輕微肇事逃逸拘留多久,輕微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15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如何用法律來保護平等權
2021-02-02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