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罪應怎么處理?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法釋〔2000〕33號 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發布)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但是當前交通肇事違法犯罪特別是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和其他惡性交通肇事犯罪不斷增多,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公私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即使肇事后逃逸也增加不了什么處罰,助長了肇事者能逃就逃的心態,從而造成了更加嚴重的后果。筆者認為,現行法律對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處罰力度顯然是不夠的。
將交通肇事逃逸從交通肇事罪中分離出來,單獨設立交通肇事逃逸罪。
二、什么是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此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肇事后果持過失心理狀態,因而只能按照過失犯罪處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員傷亡的,車輛駕駛員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見,交通肇事逃逸完全是故意違法犯罪行為,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某種危害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持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心理狀態。對交通法規而言,肇事后逃逸是直接故意;就肇事后可能帶來的人員傷亡或者公私財產的損失而言,肇事后逃逸則表現為間接故意,甚至不排除某種直接故意存在,如肇事者將他人撞傷,明知不搶救必然會導致死亡發生,但為了避免救治傷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麻煩希望傷者死亡而逃離事故現場,就是不作為的直接故意。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把交通肇事逃逸與“其他特別惡劣情節”并舉而作為加重處罰的情形,但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特別惡劣情節”,仍然是行為人過失所為導致的特別嚴重后果。從犯罪構成理論來看,把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一并論處是不符合法理的。因此,應獨立成立交通肇事逃逸罪,因逃逸致人死亡,可作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加重處罰情形。
因此,安全駕駛的意識更應當深入每一個人的內心,安全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新手駕駛員在剛開始的時候更是要對相關交通法律法規熟知和掌握,老駕駛員也是更加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和警醒自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駕駛更是一種責任。
交通肇事精神撫慰金怎么算
交通肇事罪賠償標準
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產品本身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25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